蕭行和另外7名對手一起踏上了跳發臺,手指放于跳發臺的前沿下方,盡最大能力增加自己上半身和腿部肌肉的張力。背部伸肌的活動度開始增高,每一塊都在伸長。就像安裝軸承,足夠的身高和強悍的體魄有了預負荷,增加了蕭行身體上垂直方向的力,他所有的體重都在往下壓向臺面。
第二聲哨聲響起。
身體重心上移,腳掌和臺面的接觸面抵達了最大值,為接下來的蹬離做好萬全準備。大腿肌肉進入了激活前的收縮,下半身活像被壓到了極限的彈簧。最優秀的出發必定有最優秀的蹬離力度作為基礎,沒有力度就沒有飛躍長度。
第三聲哨聲響起
坐著看比賽的觀眾不約而同地站了起來,運動員入水聲點燃了這場決賽的引線,從一開頭就拉響了白熱化眼前這8位就是目前全國男子蝶泳200米的最優小組,他們的出發宛如一場短途飛行,擁有競技的力量同時賞心悅目。
“入水了現在所有的運動員都已經入水,大家的起跳都非常好”
“入水環節非常關鍵啊,現在都講究科學數據,場上的每一個動作背后都包含著科學計算的努力。好比這個入水,離臺的角度、飛行距離以及最大水平速度,每一個都是計算過的。”
“所以才說,比賽是科學和美學的交匯。”
蕭行正在進行潛泳,他自然看不到什么美學,只知道剛才每一個點都卡在了出發要素上頭。他的身體必須拉成一條流線型,頭部位置過低、雙手或者雙腳分開,哪怕是踝關節和膝關節的稍稍彎曲都會大幅度增加入水時的阻力,在比賽一開始的時候就降低他的移動速度。
姚冬也站了起來,大屏幕上頭是曹駿和彭高洋的潛泳順位第一的爭奪細節,根本就沒有大蕭和鄭天賦的身影。兩個人一個是3號泳道一個是6號,都不在這次比賽的視覺重心,但姚冬捏一把汗的原因不僅僅是這個。
大蕭的潛泳不是優勢,這才是他最擔心的。
和自己的技術特點剛好相反,大蕭要游到喘氣階段才能發揮最大。可是每一次轉身后的潛泳都必不可少,現在姚冬就期待他快快出水
場上的局面一開始就不是很樂觀,曹駿以微弱的領先優勢快于彭高洋,彭高洋雖然是第2,可是時時刻刻都有超越的可能性。老將的優勢在這次冠軍賽勢
不可擋,彭高洋和他同隊,但不可能在競賽中讓著他,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前50他真的游不過曹駿。
后頭猛追的就是蕭行和鄭天賦,從鳥瞰角度的攝像頭送回的畫面來看,他們的運動邊緣連線活脫脫就是一個梯形。前頭帶頭的是兩個人,3道和6道在追,越靠近泳池旁邊的道就越慢。時間分秒流逝,很快就到了15米出水線的邊緣,大家都在拭目以待第一個出水的人是誰。
“蕭行第一個出水了”
“彭高洋緊隨其后出水,蝶泳進入了呼吸階段”
是大蕭姚冬死死地咬住牙關,果然大蕭頭一個進入呼吸,這也是兩個月集訓中重新調整的動作特點。運動場上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放大優勢,避開短板,當一個人的優勢被放到趨于身體極限的無限大時,短板就會變得模糊起來。
盡管自己是站在看臺上,但泳池里的風終究還是吹到了姚冬的面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