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原主十四歲生日之后的一個月,6月22日仲夏夜,她因流感而持續高熱,不治身亡。
布蘭度不知道為什么會借尸還魂。
也許能參考莎士比亞所記的英國民俗傳說,仲夏夜會發生一些無法解釋的奇幻事件。讓她不只跨越了幾百年的時間,更跨越了空間。
即便上輩子對西方名著的興趣不大,卻聽過幾段班納特一家相關故事。除了原主之外,都是傲慢與偏見中的角色。
這個世界卻與名著描寫有明顯出入。
且不說班納特家女兒們的年齡差與書中不同,就連所在背景時代也不同。
書中故事發生在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屬于英國喬治三世統治時期。如今卻在喬治四世晚年的1829年。
另外,兩個世界的時代發展趨勢相似,細節處有不同。
舉例一個時間節點,曾經讀過的史書記錄英國議會第一次改革在1832年,而這個世界在1829年的夏季,也就是一周前剛剛宣布了議會通過改革法案。
見微知著,不能搬硬套前世所知去認知這個世界。
一股令人食指大動的香味從烤爐中飄了出來,布蘭度的回憶被打斷。
迷迭香烤雞能出爐了。
“蘇珊,有勞了。”
布蘭度向廚房里的女傭蘇珊示意,“可以開飯了,請上菜吧。”
晚餐當然不只烤雞,蔬菜、布丁、菌菇湯等由蘇珊輔助完成烹飪。
蘇珊看著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再看向認真沖洗雙手的布蘭度,又瞥見窗外霞光遍天,忽然就紅了眼眶。
上帝作證,多么美好的黃昏啊
夏日,鳥語花香的鄉間別墅,溫文爾雅的小班納特先生親自下廚,為了老師烹飪可口的食物。
一張長桌,兩個人,日落點燈,安靜又愜意地共進一頓脈脈溫情的晚餐。
可惜,平淡的美好匆匆易逝。
蘇珊在休謨家做了十五年女傭。九年前,又被委以重任來照顧小班納特先生。
說是傭人,主仆之間不可避免地產生了近似親情的感情。她知道休謨時日無多,像是今夜的尋常晚餐吃一頓少一頓。
越想越鼻酸。
蘇珊飛快地用手帕擦了擦眼角與鼻頭。自己失態了,沒控制住哭了。
布蘭度體貼地沒有戳穿蘇珊的流淚,裝作一切如常地離開廚房,更換了一套衣服進入餐廳。
點一盞自制香薰蠟燭。
須臾,苦橙與白蘭地的氣味在室內隱隱浮動。
甘甜、略酸、微醺的香氣混合,編織出一場黃昏美夢。
布蘭度請休謨先入座。兩人沒有談話,優雅地用刀與叉分割著食物送入口中。
任由落日余暉斜照散落在墻角的鋼琴上,仿佛能聽到夕陽正奏響一曲無聲的貝多芬命運。
休謨已經吃不下多少食物,面對外焦里嫩的香噴噴烤雞,她有心無力。特意進程放慢了進食速度,等布蘭度一起結束晚餐。
餐后,兩人相對而坐。
桌上,一杯是檸檬水,另一杯還是檸檬水。這與英格蘭人喜歡品嘗餐后酒的習慣不符。
這樣尋常的夏日,空氣卻有點安靜。
休謨在幾秒鐘后率先打破沉默,猶如過去兩年多的悉心教導。
“小班納特先生,我知道你不喜歡酒。但離開斯卡伯勒之后,在外用餐時有必要的話,不妨點一杯酒。你知道的,英格蘭大多數人都好酒。”
布蘭度點頭,“請放心,我明白什么場合做什么事。”
休謨又道“我給幾位熟人寫了推薦信,你有需要的話就酌情投出,也許能為你報考大學增加些聊勝于無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