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er3
班納特家以前沒請過家庭教師。
五個女兒的啟蒙教育都由班納特先生完成,教得很簡單,讓她們把日常英語與基礎禮儀學會就好。
隨著女兒們年齡增長,放任她們根據自己的喜好做事。想多讀書就讀,不想讀書也隨意。
去年元旦,布蘭度建議請一兩位家庭教師去朗博恩,更好地培養姐妹的興趣愛好或一技之長。
班納特先生答應了,也沒一個耳朵進一個耳朵出。
去年三月請了第一位家庭教師。
那位教了兩個月后被律師找上門,她被告知有一筆一萬英鎊的遺產能繼承,就辭職了。
去年七月請來第二位家庭教師。
這次教了兩個半月,被本以為在海難中喪生的未婚夫找上了門。未婚夫幸運獲救,康復后就返回英國尋找愛人完成婚約。順理成章,這個家教辭職結婚去了。
班納特先生“今年二月,又請了一位家庭教師常住家中。艾莎普洛默,21歲,她的父親早逝,從倫敦附近的惠普女子學校畢業,一所教會資助的慈善學校。她擅長鋼琴、針線編織,還懂一些園藝。”
這三位女性家庭教師能反映出這個行業在當今英國的普遍情況。
總有些女孩出身良好,是社會認為的淑女,無奈生活逐漸落魄。
比如父親早逝或家庭投資失敗而家道中落;比如因為各種原因沒有足夠的嫁妝,無法嫁給同階層男性。
即將進入19世紀30年代,英國社會的大多數人仍然認為好人家的女兒不用出門工作。
所謂好人家指的就是貴族豪紳,以及自持身份的鄉紳有產階級。
女性出賣勞動力就淪為仆從,但一些未婚淑女為生計必須找工作,家庭教師與學校老師就是勉勉強強的體面工作。
名義上,家教不是仆從,實際情況就要因人而異了。因雇主家庭成員的態度,家教在薪資與精神上的待遇都不一樣。
班納特家沒有虧待家教,而艾莎要負責五個孩子的教育。
家教一般教授的內容是社會認為女性應該掌握的基本技藝,比如禮儀、文法、音樂、繪畫、舞蹈、家政、針線等等。
至于學術研究,至今還被認為與女性無關。
艾莎教班納特五姐妹。
簡,在1808年出生,是班納特家的第一個孩子,今年21歲。伊麗莎白19歲,瑪麗17歲。
班納特太太生了四女兒之后,一度身體受損。沒想到后來又有了兩個孩子,就是今年13歲的凱瑟琳與12歲的莉迪亞。
家教請了,教也教了,不代表誰都能學好。
當下,班納特先生有口難開,正因他了解內情但沒有去管。想著要怎么講,就聽妻子忍不住先搶答了。
“艾莎教得不錯。”
班納特太太搶話了,覺得這個話題自己能聊。比起不管事只負責出錢的丈夫,她看過家教怎么給孩子們上課。
“簡和前面的兩個妹妹大了,有她們自己想學的內容,遇上不懂的會去問艾莎。簡對園藝感興趣,可以把好幾種花種活了。”
班納特太太更是炫耀地表示“別看莉迪亞與凱瑟琳的年紀還小,她們學得認真,現在能彈奏動聽的鋼琴曲”
布蘭度聞言,露出了真誠欣喜的微笑。
“這樣真好。等我返回朗博恩,不必擔憂因為與妹妹們相處甚少而生疏尷尬。鋼琴會是很好的聊天切入點,謝謝母親為我這個消息。”
“呃啊”
班納特太太正欲多夸獎小女兒幾句,猝不及防聽到布蘭度的話,她的后脖子仿佛被猛地塞了一塊冰,叫她冷得直打寒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