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er7
“布羅克豪斯百科全書。”
于連說了一本百科全書作為喜歡的書籍。
不同于文學類書籍會表露出鮮明的思想立場,工具性書籍的思想傾向較為隱晦。
以此為答案不會動輒觸碰他人雷區,算是一個安全答案。
市面上不只一套百科全書,選擇這本的理由與招聘條件相關。
要求應征者精通法語或德語,而布羅克豪斯百科全書是三十多年首次出版的德文書。
最初注意到這本書,與自己所崇拜的拿破侖有關。
此書的出版社布羅克豪斯公司所在地很顯眼,是「萊西比」。
1813年,拿破侖率兵在萊西比與反法聯盟激戰。遺憾的是法蘭西第一帝國戰敗,也成了帝國崩潰之始。
此刻,于連提名布,表示他也精通德文。
僅從招聘要求來說應該是加分項,但他沒有百分百把握能獲得布蘭度的認可。
因為這套百科全書近年來漸漸聞名歐洲,但對它的評價褒貶不一。
它擯棄了18世紀法國狄德羅編著的科學、美術與工藝百科全書與英國斯梅利主編的不列顛百科全書的傳統模式。
那兩套書被多數人奉為百科全書奠基之作,以學術論文的撰寫模式書寫長篇百科。
對于受眾設有隱形門檻,讀者們必須具備一定的古典學知識才能看懂。
以德語編撰首發的布羅克豪斯百科全書顛覆了傳統。它用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客觀語言向讀者科普釋義。1
截然相反的成書風格自然會引發爭議。
貶低者認為這喪失了做學問的原則,是讀書人的自甘墮落。
贊同者稱頌新百科能讓更多缺失基礎教育的民眾讀懂,不再讓知識壟斷在少數人手中。
于連當然更愛看布,而非冗長繁復的舊式百科。
他觀察過布的購買者多是中下階層,鄉紳出生的布蘭度能喜歡布嗎或該問有沒有讀過它
于連等待著結果,又飛速掃了一眼老班納特。
發現他面露茫然,應是沒有讀過此書,這會是一個好消息嗎
班納特先生疑惑,“是我孤陋寡聞了,沒有讀過這本百科全書。它比狄德羅、斯梅利所編的兩套權威書籍更好嗎索雷爾先生,您為什么更加喜歡它”
于連不能說他極度厭惡舊式權威規則。
從出生就因毫無道理的父兄權威而挨打受罵,后來又被法國上流社會踐踏尊嚴。接二連三,當進入神學院,又被腐朽陳規碾壓人格。
在他的生命中,舊式權威是酷刑,是牢籠,沒有帶來任何美好記憶。
于連無法說出真實想法。
因為英國是反法同盟的領頭羊,怎么能期待班納特家對摧毀過舊權威的拿破侖有好感。
更因班納特家是世代繼承土地的鄉紳,又如何認同反對土地舊貴族階級的對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