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家貼出了書籍的售價與會員會費,讓人一目了然地看出借書閱讀更便宜。
布蘭度注意到廣告板一旁的告示欄。
上面張貼了新書到庫的名單,還有借閱排行榜。
前三名沒有宗教類書籍,而是流行小說、旅游類書籍與各種科普類書籍。
下方還寫了一行字「本店報刊與書籍售賣,新老會員都有折扣,詳情詢問店員。」
流動圖書館興盛之后,很多店鋪不只對外借書,而且也兼售藥品與保險。現在,居然也開始賣書了嗎
布蘭度打算先辦三個月試用。
如同腓力普所說,店內張貼出的書目名單與班納特家的藏書有所不同。
報紙雜志的種類更齊全,且緊跟刊印發行的最新日期。書籍方面更偏向大眾而非專著典藏。
店員很熱情地咨詢服務,不只問了來客本人的閱讀偏好,也詢問其家人的書籍喜好。
一張會員卡,借的書能全家看,所以不少人都選擇繳納高檔次的會費。
布蘭度沒有偏好,各種書刊都想瞧瞧。
然后久被推薦了附加服務。
每個月加一先令能獲得最新書目清單手冊,投遞上門,讓您及時了解書庫變化。
布蘭度買
已知這家流通圖書館抓住了鄉鎮讀者的喜好,它的書目手冊就不只是一份借閱清單。更能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英格蘭中下層讀者群的喜好。
當下,英國娛樂方式排行榜首就是「讀書」。在電子產品興起之前,這種休閑模式將持續霸榜一個多世紀。
如果要從圖書行業分一杯羹,要掌握受眾群的喜好,花一點小錢了解風向很值得。
以前對大眾來說,印刷品的售價相對工資收入偏高,才讓流通圖書館的借書生意火爆。
把價格打下來,要靠技術革新。
1811年,德意志機械師弗雷德里希柯尼希與安德里亞斯鮑爾移居英國。
發明了用蒸汽機為動力的滾筒紙平板印刷機,讓印刷從手工走向了機械化。
新發明從問世到普及需要時間。
1814年,倫敦泰晤士報首次引入這種蒸汽印刷機。
不久后,兩位發明者返回德意志,1817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蒸汽印刷機的制造廠。1823年,德意志柏林國事與學者消息報是印刷機制造廠的第一位客戶。2
不只印刷機,造紙術也在改進,加速印刷品的工業化。
隨著技術推陳出新,生產成本降低,整個歐洲的書籍銷售市場悄然準備轉型中。
權貴階層總是少數,貴價圖書的受眾群很難擴容。
隨著歐洲工業化與城市化的推進,工商業中產與勞工人群將不斷增大。
這是一個超級龐大的讀書群體。此時,廉價書籍所需的革新技術也成熟了。
書籍市場轉向薄利多銷是不可逆的趨勢。
布蘭度察覺到大眾閱讀的盛世即將到來。
圖書行業新趨勢已經露出了端倪,但還沒有完全發力。
她了解過英國尚未取消知識稅,隔壁法國查理十世恢復輿論審核制度,對各類印刷品強加管制。
即便如此,從「幸運流通圖書館」就能看出,村民們開始愿意且有能力消費部分便宜書籍。
買的人不在少數,有幾本書還斷貨了。
“法國七日游、羅馬的昨天與今天,這兩本游記暫時缺貨。”
店員說游記類的銷量最好。會員們在借閱后意猶未盡,往往會買回家收藏反復閱讀。
布蘭度果然如此。
旅游類書籍的暢銷,在英國有著久遠的文化背景加持,也是反映了一個新產業的興起。
從16世紀,英國貴族興起“壯游”,貴族子弟形成前往歐洲大陸游學的風潮。
以學習為主要目的,掌握歐陸政治文化商業動態,以便回到英國后更好地發展。
目標地點以意大利與法國為主,原因與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的起源地相關。
“壯游”花費巨大,非權貴不可負擔。18世紀后期,花銷上漲到了每人每年數千英鎊。
工業革命之后,工商業中產人群逐步增大。
1811年,英國出現了“旅游”,代替了原本的“壯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