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答案恰好可以是“克萊因瓶”的數學理論概念。
如此巧合,怎么能不作答。
布蘭度沒打算寫出完整分析式,也沒興趣對公眾提出這個數學理論。純粹是興之所至,以謎語回應謎語。
寫完,就見整篇回答的字跡過于龍飛鳳舞,泄露了回答者的心情。
布蘭度讀了一遍加密回答,一邊輕輕撫摸著口袋里休謨送的懷表。漸漸收起了外露的興奮,神色重歸平靜。
戴上手套,取另一張空白信紙。
紙用最普通常見的信紙,也特意換上最普通的黑色墨水。
放緩速度,模擬初學練字者的稚嫩字跡,將內容謄抄了一遍,落款「b」。
很明顯,這樣操作為了掩藏身份。
布蘭度不知道幽靈先生是誰,也不準備把自己的回復登載在普魯士趣聞周報的廣告欄。
一周后去劍橋鎮,之后抽空跑一次倫敦,隨便選一家報紙的廣告欄將加密回答刊登出來。
當換了一份報紙做出回復,提問者又是否能注意到即便看到了,又是否能知道答題者是誰
就讓這段隔空問答成為一段神秘而不可輕易窺測的“謎”。
在這個迷霧重重的時代,以一則加密文字回應另一則加密文字。
謎題與謎面都是當代科學的難解之謎,提問者與回答者的來歷身份也皆成謎。
這別有意趣。
布蘭度拿起最初的稿紙,引一縷燭火將它點燃。
紙成灰。推開窗,將灰燼散于風中。
窗外,今夜不見月。
群星閃爍,沉默不語。
星空蘊藏無窮謎題,宇宙因此有了綿延不絕的浪漫。
人間亦然。
當英格蘭鄉村增添了一道新的謎題,只有風聽到命運之輪在嘎吱作響。
太陽升起。
黑夜里的秘密似乎消失無蹤。
今天是周日。
上班的放假,上學的休息,但大家依舊要早起。周日,慣例要去教堂做禮拜。
布蘭度回到朗博恩三周有余,陸陸續續把村民都認全了。
走出教堂,習慣了時不時有路過的村民多瞧她幾眼,享受同樣待遇的還有于連,這是高顏值的特別待遇。
布蘭度側目,也認真打量了于連一番。
朗博恩的環境舒適,沒讓新家教的容顏受損,還撫平了纏繞在他眉宇間的憂郁。這樣非常好,證明她沒有壓榨員工。
于連被從頭到腳地掃視,沒察覺到一絲不適。等意識到這點,反而生出堵心感。
沒有不適,皆因習以為常。三個星期,讓他習慣了接受低年級女學生的眼神洗禮。
想到凱瑟琳與莉迪亞,無法不胸悶。
輔導學生功課,有時候真不是人干的活
整整十八天,每個工作日的晚餐后,他的忍耐力與智力都在突破自我極限。
每天餐后一小時,他負責考核凱瑟琳與莉迪亞的當日所學。
只有上帝知道在兩人一次次答錯時,他如何堅持溫柔微笑鼓勵她們重來,絕不口吐一個重音。
也只有上帝知道在兩人一次次萌發擺爛的火苗時,他如何用花言巧語,不,是用諄諄教導澆滅了學生們不想學的小心思。
于連真的不堪回首。
十八次餐后輔導,讓他經歷了十八種新型刑罰。
問布蘭度有這種水深火熱的苦惱嗎
答沒有
于連自問自答,又看到布蘭度閑庭信步的模樣,真就是有對比有傷害。
他不由說“小班納特先生,瞧您今天的心情似乎格外明媚。簡直能取代陽光,閃耀朗博恩。”
聽這語氣,多少帶點陰陽怪氣。
布蘭度毫不計較,她承認今天的心情比以往更好一些,對真實原因緘口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