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兒子帕特里克,也就是老韋蘭的長孫,是目前呼聲最高的繼承人備選者。今年二十七歲,進鋼鐵公司五年。
西格“不過,也不知道為什么,老韋蘭始終沒有正式公布把公司管理權移交給長孫帕特里克。
另外,老頭的小兒子薩米那一家有不同想法,認為不必讓自家人接班,不如搞一種新的玩法。
把公司去華爾街上市做大,韋蘭家作為最大的股東退居幕后。幾房把該分的股權分一分,讓董事會選擇其他有能力的人掌舵。”
布蘭度一聽,這想法夠新潮,約等于搞ceo管理公司。
再過一兩百年,人們都熟悉這種商業結構,但在1832年很難瞧見這種情況。
華爾街的規模卻遠不如倫敦金融城,而公司工廠等多是家族經營模式為主。
西格總結“韋蘭家族的內部情況復雜。這次奇妙歷史展在玫瑰莊園進行,聽名字就知道,那是次子漢克的私產。
展會不一定得到老韋蘭的支持。兩頭半的狼骨昨天運到巴爾的摩,一夜過去就失蹤了,說不定是內鬼搞的。”
目的不言而喻,打擊漢克,給他一個警告。
老韋蘭不讓次子在藝術相關產業上走下去。按著他的腦袋,讓他回家繼承鋼鐵公司。
游學團眾人聽到這里,這一口富豪家族繼承瓜吃得意猶未盡。
萊昂問“還有嗎聽上去韋蘭家沒有奪權式內斗。
別人家都是為了繼承權你死我活,到了韋蘭家就成了老頭你別逼我回去繼承家產。”
西格搖頭,“也許,暗中有奪權斗爭,但沒有消息泄露出來。”
布蘭度“說到韋蘭家涉及的斗爭,五年前有件事挺出名的。”
在乘坐火車前,她習慣性地多打聽了一下,不想坐上死亡列車。
這一打聽,就聽說了「馬機之戰」。
布蘭度“1827年,「俄亥俄巴爾的摩」鐵
路準備建造時,人們對火車該用哪種動力產生了爭議。是用蒸汽機呢,還是使用馬匹拉車”
后世可能認為這種選擇題很滑稽,怎么會有讓馬拉火車的荒唐想法,但放到19世紀,它一點也不可笑。
回看火車的發展,有它的歷史脈絡。是先有了車廂,再有火車頭。
16世紀,英國采礦業興起后,為了加速礦物的運輸速度,有人在地面鋪設了木頭軌道,便于推車。
后來,又覺得人推車的速度慢,改為了馬拉車。木軌易損壞,承重力不夠大,繼而改進為鐵軌。
18世紀,蒸汽機被發明出來。
19世紀初期,將蒸汽機原理用于火車車頭,建造出了英國第一條蒸汽機火車鐵軌線路。
站在1832年回看,蒸汽機火車頭被發明出來,至今不到二十年。
過去的兩三百年間,歐洲人卻已習慣用馬匹拉車,在鐵軌上行走。
美國修建第一條鐵路時,對火車驅動力產生爭議。結合火車的發展歷史去看,是否用馬的疑問就很符合邏輯。
布蘭度繼續說“韋蘭家希望用蒸汽機車頭,那就能做原料供貨商。如果用了馬匹拉車,鋼鐵廠會少賺很多錢。
當時,機車制造師是彼得庫珀,他特意制造了名為「拇指湯姆」的小型機車,在試運行過程中時速一度達到29千米時。
1827年,一場蒸汽機vs馬的速度大賽在巴爾的摩開場。「拇指湯姆」與一匹灰馬進行了比賽。”
萊昂一擊掌,“很好猜,是「拇指湯姆」贏了。”
布蘭度卻搖頭,“不,是馬贏了。”
“什么”
萊昂倍感意外,現在美國鐵路上跑的可不是馬匹,而是蒸汽機。
布蘭度簡述了比賽經過,“灰馬起跑速度快,一馬當先,沖在前方。
蒸汽機車不甘示弱。庫伯打開安全閥后加速,不久后到達正常運行速度,超過了灰馬。
后半段賽程,眼看蒸汽機不出意外一定會獲勝,意外就發生了。
庫珀操作失誤,讓一只滑輪上的鼓風機皮帶掉落,導致蒸汽機減速停了,沒能把車開到終點。最終,灰馬獲勝。”
眾人聽了紛紛感嘆,這有點龜兔賽跑的意思了。
萊昂追問“既然嬴的是馬,為什么這條火車線路沒有用馬匹拉車”
布蘭度“雖然庫珀輸了,但是這場比賽也讓一群圍觀的投資人見證了蒸汽機車的可行性。人們反倒不覺得蒸汽機是源自英國的陌生可怖事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