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戀人要聽,
賀岱岳無奈“我去煮飯。”
喂完豬前來查看小雞出殼情況的賀奶奶加入了回憶賀岱岳童年的隊伍,她主講賀岱岳的一到四歲。
賀岱岳四歲前,潘中菊跟賀岱岳他爸下地時常把他托給賀奶奶照看,四歲后賀岱岳能跑會跳了,開始當潘中菊的尾巴。潘中菊干活,他就在邊上玩泥巴,不吵不鬧的,一個人能玩半天。
“岱岳小時候特別容易騙,吃橘子吞了籽,代光逗他橘子苗要從他腦袋頂長出來,他一天扒五六遍頭發,問橘子苗啥時候發芽。”
禇歸聽得直樂,賀岱岳咋那么好玩啊。
堂屋的笑聲引得賀岱岳默默加快了做飯的速度,繼續讓他媽說下去,他要連褲衩都沒了。
賀奶奶趕在吃飯前走了,賀岱岳沒強留,想著晚上包了餃子端兩碗過去。
出殼的小雞嘰嘰喳喳的脆嫩叫聲此起彼伏,褚歸數了數,二十個種蛋目前出殼了一半,毛茸茸一堆擠在籮筐里,天麻好奇地探頭探腦,未表現出攻擊性。
褚歸拎起天麻,不準它單獨待在后院,捉鼠捕鳥是貓的天性,小雞崽全是有數的,可不能讓它禍害。
賀岱岳找了個竹匾蓋住籮筐,褚歸視線掃過他的頭頂“橘子苗長出來了。”
褚歸眼里的促狹令賀岱岳慶幸自己幼時沒學其他男娃撒尿活泥巴,他虛虛往頭頂一拔,做了個往褚歸頭上放的動作“種了十八年的橘子樹,送你了。”
潘中菊忍不住發笑,兩個加起來四十幾歲的人,跟小孩子似的。
下午賀岱岳開始忙活著包餃子,這個季節沒白菜香蔥,蘑菇干管夠。賀岱岳挑了肉厚的蘑菇泡發,切碎和肉末加鹽、醬油拌勻,嘗嘗咸淡合適了,再進行最難的和面工作。
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反復數次,面團的軟硬度方通過了褚歸的驗收“跟我奶奶揉的面團手感差不多了。”
面團搓長條,揪成小劑子,賀岱岳拿著新做的搟面棍努力將劑子搟平搟圓,他優秀的動手能力在此時充分發揮,很快便掌握了技巧。
包餃子褚歸是會的,合攏的餃子皮褶皺漂亮勻稱,一個個胖鼓鼓的,像小元寶。
賀岱岳按褚歸說的往鍋里添了三次水,熟透的餃子表面呈半透明的膠狀質感,將蘑菇豬肉的香氣包裹在內。褚歸吹著氣咬了一口賀岱岳喂到嘴邊的餃子,香得掉舌頭“好吃,趕緊盛起來,免得待會兒煮破了。”
賀岱岳盛了滿滿兩碗分給賀大伯他們,賀爺爺活了六十來年第一次見餃子,一筷子沒夾起來,險些掉地上,他忙用手接了送到嘴里。真是好東西,難怪北方人喜歡。
蘑菇豬肉餃得到了除賀聰外的一致好評,小孩尚在放學路上,幾個大人略吃了幾個嘗嘗味,剩下的全收進了碗柜。
吃飽餃子喝碗餃子湯,褚歸感覺前所未有的滿足,夜里特地把此事寫到了信里,他要讓安書蘭看看,自己在困山村同樣能吃到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