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賬是怎么個算法”褚歸答應了楊桂平言下的請求,潘中菊和吳大娘盼著領了錢去大集置辦年貨,等王支書手恢復,許是得臨近過年的門檻了。
楊桂平高興一笑,忙拿了賬本讓王支書給褚歸工分的兌換規則,粗糧、細糧、折現分別多少比例,褚歸聽過一遍,問了二兩個要點,頷首示意他懂了。王支書感慨著夸褚歸聰明,王成才見勢不對尋了個借口溜之大吉,果然聽到王支書朝著他的后背罵了句不成器的東西。
王成才不以為意地撇了撇嘴,他有幾斤幾兩難道他自己心里沒數,跟褚歸比,他有那能耐嗎
褚歸在困山村眾人心目中的地位雖然不及楊桂平,但勝過王成才綽綽有余,見他負責算賬,村里人驚訝了一番,無人發出質疑,楊桂平觀察著大伙的神色,一肚子應對的預案化成了二個字“開始吧。”
賀岱岳排在隊伍中斷,眼睛盯著案桌后的褚歸,別人夸褚歸一句,他臉上的笑意便深一分,周圍有不少人和他的表情一致,分錢嘛,是該高興,所以任他笑得嘴角幾乎咧到天上,也無人覺得奇怪。
“我家的工分全部換糧食。”案桌到了跟前,賀岱岳遞上工分本,對著抬頭看向他的褚歸眨了下眼,“褚醫生的算盤打得好快。”
“嗯,我爺爺教的。”褚歸播完算盤,寫下一串數字,交由楊桂平蓋章。賀岱岳是唯一一個全換糧食不要錢的,楊桂平露出一絲詫異,礙于人多,他嘴皮子動了動,把突生的疑惑壓了下去。
午飯是賀岱岳送到老院子來的,他一路快走,湯入口仍帶著燙意,褚歸吃完站起來走了兩圈,撥了一上午的算盤,坐得他腰疼。
略微休息了片刻,大伙接著干活,此時的人沒上午那會兒多了,估摸著再有兩個小時就能收工。
待最后一個排隊的領了錢,才輪到了楊桂平他們幾家村干部,數錢、匯總、核對各項數據,真正收工已是下午四點。楊桂平錘了錘胳膊腿,嘴里念著老咯老咯,要不中用咯。
年過五十歲的他身體不復青壯年時期的挺拔,臉上由歲月風霜雕刻的皺紋彰顯著他的老態,王支書與他年紀相仿,支書的職位當一年少一年,若王成才不在他退下來之前取得村民們的信任,這輩子將徹底無緣支書之位。
村干部也是干部,總好過平頭老百姓,難得有了機會,王成才自己不接住,反而往外推,活該他挨罵。
“楊叔你哪老了,不老不老,年輕著呢。”面對楊桂平復雜的神色,楊桂平壓根沒往深了想,單純以為他是累的。
瞅著王成才沒心沒肺傻樂的樣,楊桂平暗暗搖了搖頭“辛苦大伙了,成才給每人記上十個工分”
楊桂憑僵住,他們的工分好記,褚歸拿固定工資的咋搞,給錢么給多少
“寫十個工分到賀岱岳名下吧。”褚歸輕飄飄地化解了楊桂平的為難,“畢竟我吃他的喝他的嘛。”
褚歸瞥著賀岱岳說出后半句話,楊桂平一琢磨覺得非常合理,揚聲問賀岱岳帶工分本了嗎,帶了的話讓王成才寫上。
賀岱岳一摸兜,他真帶了,上午用完忘了拿出去,王成才立馬給他記了十個工分。
“我掙的第一筆工分,你好好保管啊。”鋼筆的墨跡未干,褚歸虛虛描摹著,他上輩子的工分本是獨立的,這是兩人的工分頭一次寫在了一個工分本上。
“成才哥,借你的筆用一用。”賀岱岳向王成才借了鋼筆,在那十個工分前鄭重地添上了褚歸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