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北緯47度,單板滑雪大跳臺奧運會賽場。
夜幕漆黑,場燈熾白。
零下十度的冷風里,數不清的觀眾齊集在看臺上,激動地等待著最后一輪總決賽的開啟。
第一排的紅帽子大叔興奮嚷嚷,“哦,天吶,余曜和徐青揚終于要這里一決勝負了嗎”
他旁邊的金發男握緊拳,“我打賭,余一定能拿到冠軍他剛剛的內轉1800偏軸轉體動作太帥了”
紅帽子大叔喘著白氣直搓手。
“1800算什么,徐在訓練中完成過1980等會也一定會把這張王牌拿出來承認吧,余的時代才剛剛開始就要被徐替代了”
“余才是第一”
“最后的勝利者一定是徐”
平日里關系很好的朋友這會兒為了維護各自喜愛的選手,吵得臉紅脖子粗。
但他們顯然不是個例。
前兩輪總成績排名的第一雖然暫時還是余曜,但徐青揚卻握有1980的大殺器。
在總得分相差不大的情況下,翻盤與反翻盤也就是分分鐘的事。
人群涇渭分明地分成了兩派,誰也不肯服誰。
s國是老牌的冰雪國度,大眾對待冰雪項目的態度堪稱狂熱,不少人說著說著,就有了要動手比劃的苗頭。
場邊安保人員只好加大巡邏力度,免得這幫人真的為了華國的那兩位小選手打起來。
現場當然沒有真的打起來。
但實時直播比賽現場的直播間和相關論壇,早就因為本次冠軍的歸屬吵出了無數高樓。
所有人都翹首以待著決賽輪最后一跳的開始。
就連見慣大場面的大臺五套解說員都不自覺顫聲起來。
“各位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接下來就是奧運會單板滑雪男子大跳臺項目的最后一輪角逐,不出意外的話,冠軍將在我國的小將余曜和徐青揚中產生”
外界紛紛擾擾,熱鬧非凡。
雪道頂端的候場室里,緊張氣氛也是一觸即發。
穿戴好全套裝備的兩個少年各自占據一角,都在進行最后的熱身。
他們共同的教練張教練只好一手拿一個保溫杯,站在兩人連線的正中間。
他一會看看余曜,一會看看徐青揚,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兩個都是他帶出來的徒弟,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會誰贏誰輸,他都是既高興又心疼。
直到廣播里率先響起徐青揚的名字,張教練才定下心,走過來拍拍余曜的肩,“我先送青揚出去,一會就在外面等你,千萬別緊張”
徐青揚也跟著走過來,沖著自家師兄笑得眉眼張揚。
“師兄我在賽場上等你”
等你來一決勝負
他沒有明說后一句,但滿眼的戰意與野心昭然若揭。
余曜只得從拉伸筋骨的側坐動作里站起來。
他沖著兩人點點頭,就接過了自己的保溫杯。
師徒兩人很快消失在門外。
陣陣的尖叫與歡呼從外間傳來。
不用看都知道,場上的氣氛已經飆升到了極點。
對此情形,唯一一個還留在休息室的少年波瀾不驚地喝了口水,就開始收拾東西。
倒不是說完全不緊張。
主要是,任誰已經穿過上百本書,經歷過數不清的競技比賽,只怕都很難再像新人一樣緊張得手足無措。
所以余曜現在只是有點感慨。
不出意外的話,這就是自己在這個世界的最后一場比賽了。
像是在附和他這句話,少年腦中當即響起了一陣歡快的電子音。
當然了只要你輸給徐青揚,讓他踩著你的名聲成為新任奧運冠軍,我們的任務就完成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