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這個動作也太好看了,
跟蜻蜓點水一樣優雅輕盈。
余曜是怎么把這么簡單的動作做得這么靈動的跟其他人完全不一樣
火眼金睛的觀眾們一眼就看出了不同。
等到少年不緊不慢地抬高手讓出腳點,足尖輕踩住剛剛撐手的位置,一左一右地站直起身,就更加確認了自己的看法。
余曜他好像很放松的亞子
對對對,我不知道怎么形容,但是他明明看上去比杰羅米弱小,但動作卻更加游刃有余,他是怎么做到的
疑惑的彈幕到底還是少數。
畢竟此時觀眾們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站起身的少年身上。
站起來了站起來了
但最上面的那個橙色帽子造型點看上去好高
余景杰羅米那種身高倒是能夠得著,余曜比他們矮了一頭也能行嗎
事實上,還真的能行。
本次全錦賽的定線校核負責人是宋雙成,他當然不可能設計一條讓有的選手夠不著的線,頂多就是對矮個子有點困難,屬于理論上才能實現罷了。
雖然余曜就是那個一米七的困難戶。
但好像也不是那么困難。
少年的身材比例很好,四肢修長,手臂也比普通人長。
所以細長的胳膊伸直后一打平,掌心就撐到了頭頂上方那個酷似魔法帽造型的凸起物上。
“帥”
剛剛那個為余景和杰羅米喝彩的大嗓門大叔嗷了一嗓子。
余曜剛好在調整手部位置,聞言,就飛快看向出聲位置,情不自禁地彎了下眼。
細微的表情動作一下博得了很多觀眾的好感。
廢話,能不好感嗎
上一個外國選手冷冰冰如鐵板,那么熱情的掌聲都捂不熱他的臭臉,而他們自家土生土長的小選手呢,長得溫柔又好看,還會貼心地沖大家笑呢。
收到回應的大嗓門大叔頓時嘿嘿嘿笑得跟朵花似的。
但他也知道輕重,見余曜探身抓住了zone點,就趕忙捂著嘴不敢出聲怕驚擾到他。
已經被泄題的觀眾們都知道,抓住zone的下一步,就是飛身去抓金字塔的塔尖。
他們屏住呼吸連眼睛都不敢眨,果不其然,少年只略微調整了一下姿勢,目光看向金字塔尖的同時,整個人就縱身跳了出去。
很常規的舉動,但所有人當場倒抽了一口涼氣。
跳不是問題。
問題是,余曜為什么要用單手去抓啊
余景和杰羅米都用的是雙手好不好
雙手不是比單手更穩嗎
啊啊啊小魚你在干什么
彈幕都快要瘋了。
也就是看見少年任憑身體劇烈擺蕩幾下,消除慣性后,仍然穩穩地抓住手點,才勉強松了一口氣。
“還是身高受限了,”宋雙成吐出一口濁氣,
一眼道出了其中原因。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認真論起來,抱石的男子組和女子組定線風格差距奇大。
女子組專注柔韌性。
男子組則是因為運動員普遍偏高,定線風格經常偏向于依仗身高優勢,大力出奇跡的賽跡成果屢見不鮮。
同樣的個子矮,女子組還能用柔韌性補救,男子組難免就扎扎實實地低人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