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帥了太帥了太帥了
他比蜘蛛俠都快
也有碰巧把視角切到余曜主視角的觀眾們驚慌不已。
擦我手都出汗了
這個小魚車太嚇人了嗚嗚嗚,我都感覺自己下一秒要撞巖壁上了,還好暈
崖壁上的少年本人倒是不暈。
但也被消耗掉了不少體力。
余曜本來有點想緩緩。
但仰頭望望還剩二分之二的線路,尤其是著重看了看那道對手腳力量消耗巨大的長裂縫,就覺得自己其實還可以再掙扎一下。
他沿著腦海中的線路再度出發。
刻意采用了大開大合的大幅度動作。
這是旁人都覺得很困難很辛苦的動作。
但余曜不會。
少年的身體非常柔軟,關節和韌帶的靈活性更是好到讓人發指。
有節奏的開合動作做起來,對他而言更像是渾身上下每一寸肌肉骨骼的徹底放松。
比如那個把單腿抬高到髖部的高難度動作,明明難倒過無數人,但放到余曜身上,他也只會覺得,抬起的那條腿徹底釋放掉了壓力,抬起時非常舒服。
如果說上一段動態線路是樂曲里最急促的鼓點部分。
那么此時的這段舒緩慢舞曲就是少年在淋漓盡致地展現自己修長優雅的四肢。
攝像頭掃過勾住巖石的攀巖鞋,莫名就讓觀眾們聯想到了芭蕾舞劇里的足尖鞋。
同樣的鞋身緊窄,同樣的腳尖繃緊微勾。
只不過一個彈跳在明亮寬廣的木制舞臺。
另一個的舞臺卻是在高聳入云的懸崖絕壁之上。
有什么區別嗎
好像沒有。
臺上的舞者同樣的身姿優美,動作流暢。
但真的沒有區別嗎
不,當然有。
芭蕾舞劇的主角選擇為愛死在劇情里,懸崖絕壁上的少年卻只會帶著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一往無前地征服絕巔
觀眾們被少年的一舉一動牽動心神。
再回過神時,余曜已經完成了線路的二分之二,正暫時停靠在兩塊形狀較大的巖石突起上。
他們切換進離余曜最近的主視角,少年略顯急促的喘氣聲就從耳機里響起。
大家伙下意識看了看屏幕右上角的時間。
好家伙,已經過去快一個小時了。
他們居然看余曜花式展示技巧爬山爬了快一個小時
嗚嗚嗚,小魚趕緊歇歇吧
應該很累吧,快休息會
也有人提出質疑,真的能歇嗎
事實證明,真的可以。
觀眾們眼睜睜看著余曜站在垂直的崖壁上,松開手也沒掉下去,甚至還從腰間小包里取出一小瓶水正在小口小口地喝。
這是怎么做到的
啊啊啊,我看到了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