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遠的,就看見標牌上寫著公園道具區的地方正圍著很多人,還有人時不時高聲叫好。
“趙教”
少年琉璃般的眼眸里泛著細細碎碎的光芒。
趙正飛就懂了,“讓聆歌跟你一起去”
余曜應了聲,就地在雪貓里換上了全套設備。
小七在旁邊扒拉褲腳,然后就被秋聆歌貼心地幫忙抱了起來,“懂了懂了,我是幫小余扛貓的專業戶”
余曜把護目鏡帶上,笑了下,“那就謝謝秋哥了。”
秋聆歌誒了一聲,第一個跳下了雪貓,余曜也跟著抱著自己的雪板跳了下去。
他們一前一后地往道具區走,還沒靠近,就聽見有人高聲在喊。
“270°上好,270°下”
“厲害了”
270°上下是指跳上道具和跳下道具時滑雪者旋轉的角度,一般在玩桿類的道具時比較常見。
秋聆歌就對著自家師弟擠擠眼睛,“咱們也去玩上個270°上下”
這幾天的蘑
菇道,
讓秋聆歌很確定,
自家這個小師弟多少能玩點道具,就是不知道具體的造詣有多高了。
秋聆歌很是期待,也落落大方地把這期待表現了出來。
余曜對此的反應則是輕輕挑了下眉,干脆道,“沒問題。”
他們擠進了人群里。
現場的滑雪愛好者很多,但大多數人都集中在最初級的箱子和桶附近。
單板公園道具,除去各種跳臺,常見的,就是不同形狀的箱子、空心長桶,平放傾斜朝天的直彎長桿、各種橋,還有小u型池和各種墻。
這些也都是坡面障礙技巧的三個道具區常見道具的組成。
余曜看都沒看初級區,徑直去了各種長桿和橋組合的難度區。
秋聆歌抱著貓不遠不近地跟著。
少年戴著頭盔和護目鏡,老老實實地在人流后面排隊,倒也沒有被誰認出來。
現場的氛圍很熱烈。
圍觀群眾們時不時就在已經為上了道具的同好加油喝彩。
哪怕對方只是普普通通地把雪板橫過來,用板身的最中央部位,垂直架在鋼桿上橫呲過去,只要能夠成功落地,都會引起人群陣陣歡呼。
就算不幸地摔成了大馬趴,也會得到一圈人陣陣善意的哄笑聲。
這樣友好歡樂的氣氛里,時不時就能看見有人掏出手機和新認識的雪友互加好友,準備下一次約著一起來玩。
排在余曜后面的一個戴著頭盔看不清面孔的藍滑雪服年輕人就笑吟吟地主動搭話。
“嗨,朋友,您是哪兒的啊”
余曜被這口純正的津口方言逗笑了,總感覺對方像是馬上就要說快板,“我是從h省來的。”
“那可不近吶”
藍滑雪服年輕人壓低聲跟對暗號似的,嗓音帶笑,“也是沖著余曜來的吧”
余曜“還真不是。”
畢竟他自己就是余曜本人。
藍滑雪服卻一副我懂我懂的表情,“這有嘛呀,年輕人,不都喜歡他嘛要我說,這場子里,十個有八個,那都是沖著他來的這小伙子一口氣兩個1800,夠厲害的了”
他掏出自己的手機,自我欣賞著,一邊說一邊樂呵,“我屏幕背景都是他你看看這個小伙子,多帥”
余曜“”
真不用,他自己每天照鏡子就能看見。
見少年不說話了,藍滑雪服又沒話找話,“你技術怎么樣,能上得了這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