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曜才一落座,第一位記者就迫不及待地站了起來,“余,你現在傷怎么樣了接下來的比賽呢,還會繼續嗎”
第一位記者的話音還沒落下,亮如白晝的閃光燈就已經沖著最中央座位上的少年去了。
咔嚓咔嚓的快門聲連環奪命。
余曜卻在這樣的催促里,不緊不慢地把金牌從隊服口袋里取了出來。
少年平心靜氣地把三枚金牌都掛到自己的脖子上,免得以后有人會混淆三場不同的記者會照片后,才有條不紊地答道
。
“只是一些正常的軟組織損傷,并沒有什么大事,我還是會繼續參加接下來的坡面障礙追逐和平行大回轉項目。”
下一個記者的問題緊跟而來。
“余,之前的三個項目都是你擅長的技巧類,接下來兩場比賽卻都是競速比賽,你還受了傷,你現在依然能保持著自己的自信嗎”
這也是記者們都很關注的問題。
閃光燈比之剛才只增不減。
“這是當然。”
余曜不假思索,回答得就像是記者們追問得一樣快。
他甚至還很奇怪地疑惑反問,“有哪位參加比賽的選手會對自己的比賽不自信的嗎”
少年過于理所當然的態度讓記者們的眼里忍不住多了些笑意。
沒錯
即使受了傷,余還是他們熟悉的那個余
記者們躍躍欲試,第三位記者很快舉手站了起來。
媒體們揪心半天,好不容易逮住余曜出現,一個接一個,連珠炮似的發問,生怕自己慢上哪怕一點點就要被搶走提問機會,個個都急得滿頭大汗。
被提問的余曜卻始終維持著微微笑起的溫和神情。
從容自若的態度和依舊自信的回答讓很多記者們懷疑自己是不是記錯了,余曜壓根就沒受傷。
可少年結束離席時,只用左手摘取金牌的動作,疼到微微皺眉的細微表情,也都明明晃晃。
余曜該不會是硬撐來參加記者會,強忍傷痛對大家展現微笑的吧
一個十六歲的小運動員能做到這種地步
再想到余曜一人就包攬了單板項目的三塊金牌。
記者們大為震撼。
觸動之余,他們在文檔里打出了諸如余曜受傷,風采依舊,余輕傷不下火線,余曜對比賽充滿信心之類的標題,寫正文時也不由自主地把少年塑造成了獻祭自我也要繼續奔赴賽場的孤膽英雄形象。
為了更契合華國運動員的形象,他們還很努力地找來了有華國音樂歌詞的配圖。
看到報道的觀眾們感動不已。
看到報道的h國選手們卻都不太高興。
h國教練對余曜沒有退賽大失所望,但想到對方是技巧類選手,就又撿回了信心,對著隊員們耳提面命。
“速滑丟了金牌,這次坡面障礙追逐的金牌絕對不能再讓華國人奪走”
華國的參賽選手只有兩名,他們卻有三個人。
他們的祖先說了,雙拳難敵四手
h國教練看著隊里五大三粗和靈巧身形的組合就信心滿滿。
同樣刷到報道的余曜卻只有一個想法。
雖然但是,怎么感覺記者們對自己的傷可能有什么誤解
而且這些配圖是怎么回事
為你孤身走暗巷
他的笑只是他的保護色
余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