酋長巖的諾斯線上,余曜和艾莫斯已經開始了他們的第一次合作。
余曜領攀,艾莫斯跟攀。
余曜無保護抵達第一段線路的保護站后,隨即,艾莫斯也跟攀了上去。
在觀眾們緊張兮兮地矚目中,兩人在保護站成功匯合。
第一段線路完成異常順利。
觀眾們甚至覺得,自己只是看著余曜左手上,右手抓,抬腿踩穩,再引身用力,不斷重復了幾次類似的過程,少年就已經停到了第一個保護站上,順利完成了此行的第一段線路。
小魚爬得好輕松
好棒好棒
魚粉們望著灰色巖壁上少年懸空時,四肢修長的身影,就開始粉紅星星眼。
他們中有單板粉,也有粉,顏粉,純粹的攀巖粉反而少得可憐,自然也不是很懂這條線路難不難,難點又在哪里。
只是單純地覺得,少年攀登時的一舉一動流暢優雅,光是看著就賞心悅目。
既然好看,那就值得來上一次歡呼
彈幕里的粉色小心桃刷得飛快。
對此,潛水在直播間里的戶外攀巖愛好者們大多冷嗤一聲,連眼皮子都沒抬一下。
諾斯線整體定級是很高,但大部分路段的攀登都不算難,譬如余曜正在爬的第一段,定級是511d。
換算成抱石v系統,就是最最基礎的v3。
連v4都算不上,屬于系統學過攀巖后,有手有腳有膽子就能上,頂多算是業余愛好者的天花板,對專業運動員來說根本不值一提。
這有什么好歡呼的
根本就不夠看好不好
資深攀巖愛好者們興致缺缺。
完全忽略了,作為一名普通的觀眾,在看見自己喜歡的小運動員,在沒有任何防護的情況下,只靠手腳配合,就爬上了光滑垂直的十幾米高巖壁,是一種多么震撼的視覺沖擊效果。
眼見余曜整個人懸空在保護站,正在用繩子把跟攀的艾莫斯拉上來。
攀巖愛好者們就在論壇里討論起諾斯線上的真正的難點。
第一個被舉出的是變化拐角。
變化拐角的評級達到了514a是諾斯線上最難的路段,偏偏還位于第27段線路上。攀巖者的體能在抵達時就已經到了極限,還要拼命應對,變化拐角絕對是這條線最后的守關大boss
也有人覺得大屋檐才是難點。
變化拐角是很難,但別忘了,第22段上的大屋檐也是狠角色,評級是513d,跟514a也就差了一個檔而已,又難又長,沒有兩個小時的掙扎,基本上不可能攻克下來
還有人投了擺蕩之王一票。
等等,難道你們忘記了第十七段上的kgsg,那可是擺蕩之王全程技術操作最難,方案最多的路段第一次攀登掉落可能性接近百分之百,還是在第
十五段一連串無保護光滑掛片消耗體能之后
攀巖愛好者們一連提名了三個公認的線路難點,每一個都有理有據2,讓人無法反駁。
就算是余曜自己看見了,也不得不承認,這三個路段,即使是他自己,在挑戰難關之前,也沒有把握能夠全力拿下。
甚至可以這么說,諾斯之所以能作為經典線路久盛不衰,這些讓人聞風喪膽的難關功不可沒。
少年還沒有來酋長巖之前,就已經注意到了這三個在路書用紅色粗體特別加重凸顯的重要位置。
更是在視頻里見證過嘗試者們一次又一次的狼狽掉落。
但越是難,挑戰起來的刺激感就越足,越會讓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征服難度。
這是人類刻在骨子里的好勝天性。
余曜也不例外。
如果可以,在上崖的第一瞬間,他就想先去嘗試這三個難點。
可惜它們都位于后半程。
只有完成了漫長的前半段線路,才能有資格與它們親切會晤。
余曜在心里嘆了一口氣,但也并沒有特別的失落。
畢竟三個位置的難度地位,少不了前半程體力消耗的加持。
剛剛開爬體力好算什么,能以體力殆盡的疲憊之軀打敗它們,才算得上真真正正的戰勝與征服。
余曜很快擺正了心態。
他等艾莫斯確定好自己懸停在了保護站,就抽出自己的繩索,繼續向上爬去。
三個高難度位置都在后半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