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太猛了吧
這是觀眾們在看見余曜一上來就試圖用劇烈的擺蕩動作,抓住那個僅能用三根手指搭住的微凸起反提點時的第一反應。
很多人都倒抽了一口涼氣。
可還沒等他們把氣完全吸進肚子里,余曜就已經跳了過去,單臂抓住了那個很不起眼的微小凸起。
同樣修長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并在一起,繃成一排最堅韌的弦。
弦的那端,系著的是身高176的少年的全部身家性命。
他需要靠著這細細的三根弦,將自己拉到足以躍起到下一個手點的位置。
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余曜現在的體重是58kg。
按照普通人的身高體重對應關系,他的體重偏輕,但具化到三根細長白皙的手指上,就顯得格外沉重。
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單手引體向上,更不用說還是用僅僅三根手指支撐全部,支撐點僅有不到幾平方厘米的單手引體向上
這得有多強悍的上肢力量才能做到
望著夜幕中因為單手高舉,渾身都懸在巖壁上,被重力拉伸得徹底舒展開的少年纖長身軀。
看著他一點點穩步地將自己的身體拉起,了解和不了解攀巖這項運動的人都驚呆了。
尤其是以華國網友最為震撼。
引體向上一直是華國的中考和高考體育會考可供選擇的項目之一,更是很多大學學年體測時必不可少的項目。
所以真的有很多人都曾經嘗試過。
那種手臂韌帶下一秒就要被撕裂,必須使出吃奶的勁兒,渾身緊繃得像只僵尸,才能勉強抬升起來的感覺,也很容易就會被回憶起來。
說實話,這是連自己都會覺得自己用力到表情猙獰,身體僵直的樣子一定很不好看。
但余曜卻打破了他們對引體向上的刻板看法。
他看上去毫不費勁。
手臂繃緊出的肌肉線條在滑落的沖鋒衣袖口若隱若現。
但修長的身體卻是極致舒展著的。
在照明燈的反光里,甚至可以說是相當的柔軟和隨和。
他不像是在做引體向上,因為身體太過放松。
他又的確是在做引體向上,因為發力手臂的輪廓弧度展示著盡在掌控之中的剛毅強勁。
一張一弛,一剛一柔,寬肩窄腰,長腿筆直,恰到好處地將少年人劇烈運動時那種略帶青澀的性感張力很好地顯現出來。
這個引體超a的
很多觀眾都淪陷在這個三指引體的帥氣動作背影里。
還有人當場截圖,把深色巖壁上的照明燈大光斑,成了圓圓的月亮。
顯露身材的少年黑色剪影,清冷孤高的澄黃圓月,兩相組合,很快就打敗了應用商店里少年曾經在雪夜極光中一躍而起的瀟灑殘影,成為了主題壁紙的熱門第一。
反倒是余曜自己不知
道,一個這么簡單正常的動作,居然就能把這么多人迷得七葷八素的。
他打心底里就沒覺得會三指引體有什么特別的。
引體向上是測試上肢肌肉、臂力和腰腹力量的多關節復合運動,可以很好地鍛煉上肢和背部骨骼肌力,還可以提升肌耐力,一直都是每位攀巖運動員的必修課。
才只是三指引體向上而已,單指對他而言都不算什么難事。
為了攀登黎明之墻,余曜甚至在虛擬空間針對性練習過,現在基本上已經可以做到用單指去掛住一個僅有半個指腹大小的巖點,而不會脫落的驚人水準。
他為了黎明之墻做過很多不為人知的準備。
單指引體向上只是其中最微不足道的一項,所以才會壓根就沒把這個開頭當一回事。
余曜用指力將自己提起后,很快就將目光瞄準了下一組動態跳躍點。
thedyno線上最令人聞風喪膽的,就是那段絕對光滑的8英尺路線,但在這之前,巖壁上還分布著許多個遠距離巖點。
必須要用跳躍去一一抓住。
余曜在腳尖掛住巖壁后,就刻意放松了手臂。
動態跳躍的技術要點之一,手臂必須要放松。
否則手抓握巖點的姿勢越僵硬,胳膊越彎折,能夠擺動的幅度就越小,越容易因為夠不到而脫落。
余曜伸直了手臂,放松,原本緊貼在巖壁上的身體就向外展開。
他從被抵住的足尖起,整個人直直后仰,和豎直巖壁呈現出尖銳的夾角。
看上去很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