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莫斯自己卻很有自信,覺得自己未必會摔。
余剛剛的動作并不是很難。
自己也很擅長人工巖壁上的動態線路,沒道理會在這里失手。
艾莫斯信心滿滿地上了崖壁。
一轉眼,就從第二個巖點掉了下來。
怎么回事,明明這條線看余爬得就很輕松啊
艾莫斯懊惱地揪了揪自己的下擺,再度出發。
這一次好一點,從第五個巖點掉了下來。
艾莫斯不信邪,又嘗試了四五次,都沒有成功。
好在最后一次,只差一點點就能抵達余曜所在的保護站。
艾莫斯對即將手到擒來的勝利充滿信心,“等我再來一次,我就會追上你”
板寸頭少年又不是睜眼瞎,在他嘗試失敗,讓出下一輪嘗試機會的時候,眼睜睜看著同伴也嘗試了好幾次協調跳躍,只不過也都沒能成功。
而自己現在終于看見了成功的曙光了,余果然繼續原地踏步,自己可不就能追上來了嗎。
余曜卻不這么認為。
一連五次的嘗試,他已經摸透了第一個中繼巖點巖石紋理的朝向走勢。
所以也跟艾莫斯一樣,認定
自己下一把一定會成功。
余曜把承擔保護員時的麻布手套揣回口袋里,緊跟著,就不知第多少次地從酋長巖上跳了出去。
少年躍出起步點的身影如魚躍水。
頭盔上固定的照明燈也隨之畫出一條美麗的拋物曲線。
電光石火間,就用右手手掌在巖石凹陷處用力一撐
余曜在撐石前特意調整了手掌的傾斜角度,近乎完美地契合了巖石的弧度,貼合出了最大面積的觸碰面積。
只一下,就在力量即將耗盡的同時再次獲得奔向第二個中繼巖點的嶄新動力。
第二個中繼巖點是一道只能看見有裂,但縫不明顯的巴掌大裂縫。
手指伸不進去,但與其他完全光滑的地方相比,已經是難得的粗糙點。
余曜打算用一個手指屈起,類似于扣的動作從巖壁上借力。
這一步比上一步更難。
余曜也已經做好了失敗重來的心理預期準備。
萬萬沒想到的是,他這會兒的手感驚人,只全力以赴的一下,就從細縫里獲得了繼續前進的最后一點力道。
他克制著自己的跳躍幅度。
終于,將兩個中繼巖點,三次連續跳起的可怕路線設計變成了唾手可得的現實。
觀眾們看呆了眼。
老邁爾斯也忍不住道,“這就是華國人傳說中的華國功夫嗎”
要不然的話,在光溜溜的巖壁上一掌一扣,就能成功飛上終點,自己真的不是在做夢
老邁爾斯拉著回放,堅定了自己的意見,“余真的會華國kungfu”
他把這樣的概念傳遞給了很多對華國文化感興趣,又覺得這個古老的東方古國神秘遙遠的觀眾們。
討論華國功夫的字眼甚囂塵上。
對華國文化知根知底的戴維
算了,他還是等著看余曜早日成功吧
畢竟,連第十六段都能成功,剩下的那些路線還有什么難度嗎
勝利的曙光就在前面。
黎明的終點就在前面
戴維笑得越發風度翩翩。
觀眾們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歡欣鼓舞之余,他們更迫切想要知道的是,接下來的路段什么情況,余到底能不能在兩個星期之內完攀黎明之墻
這也太瘋狂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