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們都被余曜脫離巖壁的奮力一跳驚得魂飛魄散,甚至想高聲尖叫,告訴屏幕里懸空在百米高空的少年
余,這是酋長巖
這是黎明之墻
不是你的大跳臺,更不是你的坡面障礙技巧
跳下來之后你沒有雪板緩沖也不會落地,只會悲慘地摔成肉泥
但這樣的呼喊聲顯然還沒能來得及發出,就在少年用三根手指把自己勾掛在峭壁上時,變成了干澀的口水,合著瘋狂亂蹦的心臟一起被下意識吞咽回了大家伙的嗓子眼里。
整個直播間愣了愣,好半天才有人發聲。
這也能行
好家伙,牛頓的棺材板這次是徹底按不住了
余之前三根手指做引體向上的時候我就震驚過一次,結果他居然還能用三根手指支撐住動態跳躍的沖擊力
這三根手指真的是肉和骨頭做的嗎,真的不是鋼鐵鑄成的嗎
如果余曜能看見的話,他大概會大大方方地把自己的雙手伸到鏡頭下面,展示給所有人看。
現實世界長達三個月,虛擬空間里累積數年的集中訓練,使得那雙原本修長白皙的手,從指腹到指球部位,都覆上了一層薄且柔韌的繭。
半透明,泛著象牙般溫潤的色澤,看上去就充滿故事感。
只需要看上一眼,就能讓人想象到,這雙手曾經毅然決然地摩挲過多少次巖壁,又在巖壁上被那些粗糲的石塊艱難打磨過多少時長。
但他看不見,所以才會在這一躍抓住巖點后,繼續高速前進。
說是高速,其實是指相對于其他人的速度很快。
但攀巖論壇里的技術大佬們很快就發覺了
余的速度其實很均衡
有一位i在格陵蘭島的大佬分析了每段線路上的平均速度和通過屏幕大概估量的瞬時速度,斬釘截鐵地下了定論。
余看上去很快,也的確很快。他現在的速度接近于每分鐘四米,也就是平均每75秒,就能完結掉一條抱石線路
大家伙先是被第一句廢話文學逗了下。
緊接著就是,等等,不到一分半
真的假的
這樣的質疑聲還沒有來得及出口,就被大佬自帶截圖和時間的嚴謹證據堵上了嘴。
緊跟著,大佬又放出了他計算瞬時速度的計算方式。
在這個畫面里,余曜在圖上的身長是按照比例尺換算他攀爬的長度再除以時長,得到的瞬時速度是387米每分鐘
在這個畫面時間段里,余得到的瞬時速度是412米每分鐘
這個是398米每分鐘
這種一看就很科學的數據,同樣很是讓人信服。
387、412、398e,這不就跟4幾乎一致嗎
也就
是說小魚是勻高速前進的,是吧是吧是吧
對,相當均勻的速度,還很快
卐想看曲臨青寫的我靠極限運動封神第83章嗎請記住域名
那是不是說明余用現在的速度攀爬,還很游刃有余
很快的速度,還能保持勻速,不是游刃有余,盡在掌握,誰敢信
老邁爾斯就第一個不信。
“短短三個月的時間,”他重復了一遍,語氣里滿是不敢置信,“余居然進展到這樣的地步”
曾經的攀巖客摩挲著自己舊傷,看著巖壁上穩扎穩打,時不時就給觀眾們來個心臟刺激的少年背影,眼里贊嘆羨慕的光一閃而過。
反倒是彈幕都在奇了怪了。
老家伙,你就住在酋長巖山腳底下,還能不知道余的進展
這樣熟稔自然的語氣,一聽就是現實里的熟人。
老邁爾斯也不生氣,聳聳肩很坦然道,“你們可能不清楚余的進度。”
他掰著手指頭,“我第一次來,就是跟大家一起看他和艾莫斯自由攀登,花費了六天六夜。再下一次來,就是四月份,他已經開始了短途徒手攀登的階段性訓練,再來,就是五月,他告訴我和艾莫斯,他要開始自己的徒手攀巖。”
老邁爾斯回憶著自己聽到消息的當天,被驚得摔了一盤自己才創新配料的意大利面,語調就帶出了華麗詠嘆調似的曲折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