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其中可能也有天氣漸暖,滴水不能成冰的自然因素。
但天氣一暖,蔓延生長的厚厚青苔就長到了薄餅片裂縫的另一面,占據掉少年原本的解決方案。
大家伙之前還暗暗擔心呢,余曜有可能會在這里卡殼,嚴重的話,可能還會發生失誤。
結果居然就這么平穩的過去了
未免也太
不可思議了吧
網友們滿心震驚。
如果不是巖壁的顏色不對,我可能壓根沒想到這已經是第十段潮濕線條
不是,潮濕線條什么時候怎么好過了余甚至都沒有減速
你們都在關心潮濕線條的難度,只有我想說,余已經一口氣過了十條線了,他真的不需要休息嗎
余曜當然需要休息。
只不過他的休息和觀眾們理解的不同。
觀眾們可能更認可他停在巖壁上,完全不動,用某種方式把自己支住,然后就開始喘氣或者擺手的傳統式休息。
但余曜壓根就沒這么做。
他只是在每一個難點解決后,短暫地調整了一下自己的手腳職責。
如果剛剛的巖點用的是手,那么就調整成用腳和膝蓋協同來支撐身體的模式。
如果剛剛的巖點用的腳呢,就改成單臂輪換式支撐的姿態。
這是余曜自己摸索出來的獨特休息模式。
把休息和攀巖融為一體,既能放松自己,又能不降低速度。
除去保心的藥丸只有四個小時藥效,在黎明之墻消磨的漫長時光卻也讓少年悟出了一個新的攀巖思路。
簡簡單單就是一個字快
只要他速度夠快,手和腳需要發力的時間就會齊齊變短,耐力損耗得到了有效減弱,體能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留。
只要不是忽快忽慢地斷崖式上下,適當地保持高速,肌肉骨骼神經就可以一直保持著相對穩定的發揮狀態,反而有利于登上更高的崖頂。
華國武俠小說里的老話還說呢,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類似的道理。
余曜現在就是按照這個模式在不斷上攀。
還別說,效果很不錯。
一口氣解決掉十來條線,一直到即將抵達橫道時,少年才覺出有些疲累。
但這點疲累,和眼前即將面對的橫道和動態線路相比,就不算什么了。
余曜就著單手高舉、拉住巖點的姿勢,偏了偏頭,在t恤上蹭掉即將滾落的汗珠,潮濕的烏黑碎發就黏在少年白皙飽滿的額頭上。
鏡頭再往下轉,就捕捉到那雙琥珀色眸子眨了眨,霎時亮得驚人的美妙瞬間。
有一位本職是醫生的網友這樣點評道。
我敢打賭,余的腎上腺素正在高速分泌,他的瞳孔猛地放大,臉也變得更紅,很明顯就是處于極度興奮或緊張的刺激之中
馬上就有人好奇追問。
所以到底是興奮還是緊張
我猜是興奮,余喜歡挑戰難關不是秘密
還是緊張多吧,那可是橫道誒,橫道
我猜是兩者都有吧,沒誰規定不能興奮的同時也緊張
這個問題顯然得不到真正的答案。
就連自詡對這些小家伙們的心思一清二楚的老邁爾斯都不敢妄下定論。
酋長巖山腳下。
捧著平板的趙威明和謝海青緊緊依偎在一起,一人手里握一瓶速效救心丸。
“是興奮吧。”
趙威明的語氣哆哆嗦嗦,話意卻是斬釘截鐵。
他到底還是舍不得走遠,舌頭底下含著五六粒速效救心丸,也要守在黎明之墻下面。
這么久的相處,又是余曜名義上的第一位教練,趙威明不敢說自己能完全摸清,至少也能肯定個七八分。
最難的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