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接下來會怎么做
這個問題和海浪的濤聲一起縈繞在所有人心間。
“我覺得會是騰空技巧。”
穿花襯衫戴墨鏡的潮老爺子指指點點,“不是說這個運動員還拿到了單板大跳臺的奧運金牌他應該很擅長空中技巧。”
這個猜想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同。
但也有人一身反骨。
“誰
說玩大跳臺就要上騰空”
沙灘前排,一位頭上和上半身都扎著鮮艷絲巾的紅發女士搖了搖扇子。
“余昨天就展示過了他的騰空技巧,昨天晚上的air720更是名聲大振。沒道理他今天還要死磕空中技巧,這樣會降低他在裁判們心中的難度儲備分數。”
偏科在單板滑雪這種已經被細分成大跳臺、坡面障礙技巧、平行大回轉等領域的運動里算不了什么。
但沖浪現在還是一鍋燉。
動作的多樣性是裁判評分標準的重要一項。
意識到這一點的還有裁判們。
說實話,他們現在的心情很矛盾。
一方面想要看到余曜拿出更多的空中技巧,一舉拉高這一技巧分支的上限。
另一方面則是想看看余曜的浪上技巧水平如何。
j2位置的裁判忍不住搖頭,“太難選了。”
j4位的裁判索性躺平,“看余自己怎么選吧。”
反正還有二十四道浪,二十四次機會,說不定他兩種方案都會試試。
這樣想的人不在少數。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少年很貪心,兩個方案都想要。
余曜其實一直不理解,為什么要把騰空技巧和浪上技巧完全割裂開。
沖浪并不是只沖一下的買賣。
如果浪況足夠好,沖浪的速度足夠快,完全可以在浪上盡情施展能夠完成的動作。
就像現在這樣。
余曜抓浪起身,放任自己滑落到浪壁最低處。
隨即朝著浪壁頂端用力一擰
沖浪板疾速轉向間,直接就是一個陡峭蜿蜒的大底轉動作
流暢果斷的動作讓他的沖浪板在浪壁上產生大量的速度。
借著這股沖力,余曜徑直飛出浪峰。
白色的浪花在他身后四濺炸開。
但都追不上已經在半空中高速旋轉的少年的身影。
觀眾們只來得及看見余曜單手抓板的動作,就緊張地開始數起圈數。
等到少年在看準的著陸點落下,有人當場就驚呼出聲。
“兩圈”
“是air720”
夜晚的那個air720只有在精修后才能被觀眾們勉強看清,但今天的騰空動作卻是讓每個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果然是一個air720。
終于親眼見到的裁判們感慨著,剛要打分,就發現落浪的少年并沒有像卡格爾一樣順著浪壁釋放速度,減速中止。
反而是借著落浪的沖力,不間斷地接上了一個加速底轉
“難道”
j3位置的裁判一下坐直了身。
在無數人呆如木雞的視線里,少年俯沖,底轉,壓縮,加速,沖上浪尖
當場就來了個板頭上翹的浪尖急轉。
沖浪板頓時如刀鋒般,一舉切開白浪和綠水的同時,
還瀟灑帥氣地甩出大片晶瑩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