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曜也是拿起來才發現,邀請函下面居然還有一張邀請函。
最上面一封是來自國有線體育電視網的正式邀請函。
內容很簡單,就是邀請他去參加新雪季的xgas,也即是極限運動會的單板滑雪項目。
對此余曜并不意外。
早在冬奧會閉幕式還沒有開始,xgas的主辦方就已經通過奧委會官員聯系了趙正飛,表達了想要邀請他參加下個雪季比賽的意愿。
趙正飛對此欣喜若狂。
xgas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多項目極限運動盛會,久負盛名,余曜很早之前就聽說過,也知道滑雪項目采取的都是邀請制。
只有被主辦方邀請的運動員才有資格參賽。
華國至今只收到過兩次邀請,其中一次還是雙板項目。
可以說這封邀請函不僅是冰雪世界極限大門的認可,也是對運動員本身的肯定。
登上xgas的賽場,從專業領域意義上來說,甚至能得到不亞于在世錦賽冬奧會所能斬獲到的巨大人氣。
畢竟世錦賽和冬奧會的賽事規則相對死板。
xgas卻鼓勵運動員采用更大膽前衛的戰術,多輪比賽對于賽場上的失誤也有更大的容錯率。
平心而論,余曜更喜歡xgas的比賽制度,更自由也更有包容度。
但對于是否要參加比賽,參加哪一項,他卻還沒有想好。
反正邀請函只相當于門票,自己可以先收著。
余曜在最后一張從未參加過的賽事英文名上看了會兒,就把一封四張的門票都放進了行李箱。
他對手機的依賴度很低,完全沒注意到xgas的主辦方在發出邀請函的同時,就已經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高調地宣傳了出來。
對方當然沒有指名道姓。
但“男子單板最耀眼的明星”、“絕無僅有的天才少年”、“單板歷史上唯一也是最年輕的全能王”,這幾組指代詞一出,幾乎不會有人錯認主辦方話里話外的究竟是誰。
再聯系上主辦方所說的已發送的邀請函內容,不少單板滑雪愛好者就提前激動起來。
不止是為了大跳臺、坡面障礙技巧和u型池,大家伙更好奇的是xgas特有的一種比賽形式,knuckehuck。
這個至今沒有被華國體育工作者官方翻譯過的小眾賽項,是平花風格的一種。
knucke是指跳臺的平臺區和降落區連接的地方,huck則是指扔出。
顧名思義,這個項目的比賽內容,就是選手們利用場地的高度,自己的速度和彈跳滯空能力,當場完成自己設計的特技動作。
觀賞性絕佳,創造性一流。
被很多看過的觀眾譽為自己看過的最精彩單板賽事。
所以余曜也會參加嗎
評論區立時
就擠滿了熱情洋溢的詢問者。
賽事主辦方的個人主頁還是第一次累積這么多訪問記錄。
工作人員絞盡腦汁地打太極暗示的同時,暗搓搓地把還沒有開始,甚至都沒有定下詳細日期的比賽包裝得更加高大上。
但這一切都跟余曜無關了。
還在國海邊沖浪小鎮逗留的少年打開了被壓在下面的第二封邀請函。
只有開頭,沒有落款。
邀請函的內容也是冷冰冰的一句“今晚八點,到海邊來。”
鉛黑色,是打印的字體。
紙質也不是正式的硬卡紙,反而像是從前臺打印機里隨機抽出的一行惡作劇。
余曜來來回回看了會兒,也沒發現什么端倪,就把紙張隨手擱在了茶幾上,下樓去吃晚飯。
葡萄藤下,夕陽海風里。
戚本樹正在擺盤子,見徒弟下來了,就招呼了一聲。
“那封邀請函放你桌上了”
余曜幫忙的動作停頓了下,又繼續,語氣若無其事道,“只有一封邀請函嗎”
那另外一封是怎么到他房間里來的
戚本樹奇怪地看了徒弟一眼,“沒聽說哪個比賽主辦方會寄兩封的,是單板滑雪隊那邊通過國際快遞寄來的,我親手拆的,就一封。”
余曜沒接話,長而纖直的眼睫低垂,將琥珀色的眸子藏于影中,看不清神色。
從戚本樹的角度看,只能看見少年微微抿緊的唇,和一瞬間緊繃的下頜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