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手扎丟給白榆之后,蕭如流神態自若地上講臺準備講課。
陸陸續續有一波學生收拾東西離開教室。
下節是蕭如流的選修課能源回路優化設計。
本來不同課程就是要在各個教室走讀,但白榆選了他的課,正好可以銜接上。
因為蕭老師在學院內的獨特名聲,選他課的人不少,甚至有些人抱著湊熱鬧的心態,想看看蕭氏后人究竟是怎樣一番風貌。不過,一節課還沒聽下來,已經有部分人準備退課無他,蕭如流的教授內容對于一年級新生來說是完全超綱的。
有人聽得一頭霧水,也有人聽得津津有味。
雖然都是考入薩蘭軍校的機甲師專業,但學生們的其實并不相同。尤其他們很多出貴族家庭,有條件的私下拜師開小灶,甚至因為家族背景從小就開始摸機甲的也不少。
軍校在培養機甲師的時候多采用分層教學。過了第一學期或是第一學年,這些學生就會根據能力強弱被分到不同的小班進行學習。
機甲師是個很吃天賦和資源的職業。在這條道路上,沒有所謂的公平可言。
白榆認認真真把蕭如流的課聽完,做好筆記歸檔,把蕭如流之前發她的那兩篇論文梳理一遍,再次打開設計軟件。
她把之前那些亂糟糟的線條清除,沉下心來重畫筆無閑置,一氣呵成。
“”
畫完后,她有些發愣地看著那副精巧的動力設計圖,甚至有些不可置信,自己之前磨了那么久的問題就這樣找到完美答案。
蕭如流在找教材這方面,確實是眼光老辣。
這讓她更好奇那本手扎里寫的是什么。
說是手札,但也只是一本普通的、快要散架的黑色皮封筆記本。她小心翼翼地翻開一頁,發現里面密密麻麻都是手寫痕跡。
手札的主人字型非常優美,但筆觸頗為潦草。墨跡每隔幾行就時淺時深,大約是急匆匆、斷斷續續寫下的,不過內容卻十分緊湊。
寫的是ta為了修復一臺機甲,從零開始學做一個機甲師的回憶錄。
白榆原本只當一個故事看,看了幾頁后卻越來越驚艷。
這個手札的主人在短時間內閱讀了大量機甲的基礎學論,并且進行總結和提問。最巧妙的是,她每提出一個問題就會在手札上空一部分,等學到恍然大悟的時候再回來填充答案。這本手札就相當于是一個小型的新手入門題庫,題目很有價值,解答言簡意賅,實乃自學神器。
這到底是哪位好心腸的前輩
白榆激動之余,回想起蕭如流的話這是他恩師的手札。
啊,那這位前輩早就已經成為享譽帝國的大機甲師了吧。
她高興地把筆記本合起,想帶回宿舍珍藏起來,畢竟這手札的狀態是真的脆弱,一不小心掉頁就不好了然而,就在她合上封皮的前一刻,還真有一張素白的紙從里面滑出來。
她拿起一看,紙上的筆跡卻與手札主人不同。
那張紙上寫的好像是幾行詩
“見到你那一刻起,
我就不再相信,
這世上有比你更純潔的心。
當你在歡悅時刻擁抱我,
我卻悲哀地想著,
當生命終結,我必須獨自踏入墳塋。
此時有多么幸福,難以言說。
那時會有多恐懼,難以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