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王對裴銳說“銳兒,你先在此等候,宮中規矩森嚴,不要隨意走動。我和你的兩個兄長很快就會回來。”
裴銳點了點頭。
太平王帶著親生的兩個兒子來到了皇帝的居所。
當朝的皇帝是個很聰明的人,他的畫作流芳百世,獨創的書法也別具一格,甚至蹴鞠、賞石、道術等等都涉獵頗廣,文采也很不錯,論起讀書來,不比當朝科舉取出的人才差。
他懂得很多道理,也知道身為帝王,如何才能治理好國家。
但他就是不想管,就是玩,誰勸他,他就煩誰。
這次召見薛沉他們入宮,主要目的也不是為了昭賞皇恩,而是他突然想起來這對身份尊貴的雙生子,想到以前從未留意過,起了幾分興致,想看看他們是否真的如傳言中那般相似。
薛沉和宮九被宣進殿,一同行禮,除了衣服不一樣,兄弟兩個看起來并未不同。
皇帝和善地說“不必多禮了,走近些,過來讓我看看。”
薛沉與宮九同步上前。
帝王的視線在他二人間逡巡,贊嘆地說“果真是一模一樣,真是世間奇景。更難得的是,你們兄弟兩個長相出眾,風采翩然,王叔真是有一對好兒子。以前怎么從來沒有帶進宮來”
太平王答道“宮中對雙生子忌諱頗多,視為不詳。臣不想讓孩子沾染是非,再加上沉兒的身體一直不太好,時常臥病靜養,往日宮宴,便讓他們留在家中了,還請官家勿怪。”
趙佶擺了擺手“你們哪個是哥哥,哪個是弟弟”
他其實見過宮九幾次,只不過宮九單獨出現的時
候,沒有和哥哥在一起時那么引人注目,除了長得好了些,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不至于特意把人叫到跟前來問話。
薛沉拱手“回官家,我是薛沉。”
趙佶這才注意到兄弟兩個的衣著,他沉思片刻“天下豈有弟弟承爵,哥哥卻是白身的道理。你父親戰功赫赫,你也機敏靈秀,又賑災有功,拯救萬民與水火之中,這等功勞合該賞賜。便賜你正二品郡公之位,王叔意下如何”
太平王知道自己的戰功不好封賞,既然官家有意提拔自己的兒子,他當然不會拒絕,也很樂意把身上的功勞分出去。
太平王當即回答“臣多謝圣上隆恩。”
薛沉和宮九也跟著行禮。
薛沉多虧現在沒有那么多規矩,不用像清朝似的動不動就跪,不然我還真得考慮考慮,要不要入朝為官。
系統;這可是公爵比方應看的侯爵還要高,你會因為不愿跪拜拒絕
薛沉會啊。
系統我不信。變態。
薛沉
宋朝的王爺都沒有實職,還要靠著自己的能力掙前程,郡公更是如此。
正二品的爵位只是讓薛沉多了固定工資,相當于擁有了鐵飯碗,其實還沒有參與到權力斗爭中來。
這種虛職的封賞,皇帝自己就能決定,雖然是臨時起意,不過給出的理由足夠正當,擬旨的時候非常順利,沒有其他人跳出來不識趣地阻攔。
趙佶對雙生子的興趣還未完全消退,他打發走了太平王,把薛沉兄弟兩個帶在身邊,與他們交談幾句后,拿起筆來,寥寥數筆,在紙上勾勒出了二人的輪廓。
他滿意地說“從來都是風景怡人,卻少有人知道,人在美景中,也不失為一道好風光。待到冬雪降下,你們兄弟可愿進宮陪朕賞雪”
薛沉和宮九當然沒有拒絕的道理,立刻答應下來。
宮宴開始后,趙佶讓身邊的內侍退得遠了些,親熱地帶著兄弟兩個出現在了宴席上。
米有橋十分有眼色,把薛沉他們的座位安排在了靠近趙佶的地方。
底下的官員神色各異,看向太平王的眼神逐漸變了。
本以為他無欲無求,真的無心權勢,不愿與人爭鋒,沒想到他的兒子剛露面,就被帝王如此愛重。
他們這位皇帝,最是荒唐任性,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高俅不過是陪他踢了幾次球,就被抬舉成了太尉。
太平王之子年輕氣盛,兄弟兩個互相扶持,又有掌管兵權的太平王在背后撐腰,朝中怕是要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