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趙大將李牧孫左車、為倫侯武寧侯。”
趙國王族絕嗣,封趙國大將、昔日大秦勁敵李牧之孫李左車為倫侯。
周邈再次在袖子里,為始皇陛下豎起大拇指始皇陛下的心胸與遠見,真是令人欽佩
趙國遺民感念大將軍李牧,更甚于懷念趙王,而大秦就封了李牧之孫李左車為倫侯武寧侯。
甚至封號武寧,都讓人想到李牧武安君的封號。
“故魏寧陵君咎、為倫侯寧陵侯。”
原本歷史上的魏王咎,被封為大秦倫侯寧陵侯。
“故楚懷王孫心、為倫侯懷義侯。”
項梁擁立、項
羽叛殺的楚王熊心,也成了大秦倫侯懷義侯。
“故燕遺民鄢,為倫侯鄢侯。”
燕國王族不堪擇選,于是在遺民中擇一德高望重者封倫侯。
“故齊王建弟假、為倫侯齊忠侯。”
末代齊王田建的弟弟田假,也被封為了大秦倫侯齊忠侯。
至此,六國后裔及遺民皆有封侯。
倫,類也。
倫侯,與列侯相類,卻無封邑。
簡而言之,就是封在咸陽的富貴閑人。
無封邑,無實權,大秦彰顯仁德的吉祥物。
說實話,周邈沒想到始皇陛下會封侯六國后裔,畢竟歷史上就沒有過。
但這對天下六國遺民來說,卻是大秦厚待故國后裔之舉。
代表著大秦不會追責六國遺民,一視同仁愛護他們、視其為大秦之民,簡單直接地,便軟化收攏了天下六國遺民之心。
始皇陛下不愧是千古一帝之首
一旦決定收服六國遺民,以安天下黔首之心。
迂回懷柔之策,也是用的唰唰的
封侯六國后裔及遺民既畢,大朝賀繼續進行下一項。
掌管大秦外交、九卿之一的典客出列,“宣月氏王息子河喜,覲見”
周邈耳朵聽著,腦子里邊分析著月氏王的親生兒子河喜,此次大朝賀覲見始皇陛下。
河喜,一個聞所未聞的名字。
但月氏,如雷貫耳。
月氏,這個時期居于河西走廊和祁連山一帶的強盛勢力,與蒙古高原東部的東胡,對匈奴形成了夾擊之勢。
月氏王子本人或許乏善可陳,但其身份代表的政治意義,就非同一般了。
不管是來日扼制匈奴,還是大秦本身與月氏的建交,月氏王子的覲見,都是一把開啟未來的鑰匙。
周邈遠非政治生物,分析不出驚心動魄的權謀。
只大概從封侯六國后裔及遺民,月氏王子覲見之事,窺見了兩分風云涌動之勢。
周邈想得也開本也不用他來做這事,滿殿的人精,難道還指望他嗎
另一邊,月氏國王子覲見既畢。
也終于進行到了今日大朝賀的最后一項。
此時,章臺宮大殿中,也唯余大秦君臣百官。
始皇帝嬴政,開啟大朝賀最后一項流程朝議。
朝議開始,嬴政當先拋出三件大事,第一件
“朕欲東治燕齊,令通武侯王賁率兵及刑徒,營建海鹽場。”
第二件
“朕欲北卻匈奴,令內史蒙恬領軍守上郡。”
第三件
“朕欲大興科舉于天下,令左丞相隗狀統籌施行,以擢野之遺才,共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