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往前幾步,來到臺前,更近地居高臨下觀看這幅簡化版世界地圖。
一眼就在地圖上發現了那個醒目的秦字,再細看那塊比其他更精細的地方。
南北各有一條大江大河。
江河之間橫亙一道山脈。
南北又各有幾條短山脈。
赫然與章臺宮中懸掛的九州輿圖,有八成相似。
往西南看,果然在山脈之間夾著一個盆地,當是蜀地。
往西北看,那里也有幾條長山脈,應當就是月氏及以西一帶了。
這正是大秦所在的中原輿圖
再去看那些粗線條,雖然簡陋,但卻標出了中原山脈及走勢。
“后世網上有個段子,說是給秦始皇一張世界地圖,他當能征服世界,將玄鳥黑旗插遍每一塊大陸”
“從此世界通用語將不再是英語,而是漢語
每當不想學英語時,網友們都會大喊著給秦始皇一張世界地圖。”
嬴政在仔細看圖時,周邈在嘚啵嘚啵地講解。
“雖然我不能送始皇陛下一幅精準的世界地圖,但我還能手畫簡化版世界地圖啊”
已經力求精準,但總有不太確定的地方,需要反復回憶確認。
畢竟手畫簡化版世界地圖、華夏山脈地形圖,那還是高三時候的事了。
這也是他當初躲在被窩里寫寫畫畫,廢了許多張紙的緣故。
“雖然我畫不出精確版世界地圖真畫出來了的話,一旦被拓印、臨摹。或者磚塊直接傳到后世,那會出現考古事故的吧”
周邈拒不承認,是因為他不能手繪精確的世界地圖。
“但是簡化版也夠用了只要知道大概位置就行。”
周邈一向想得開。
“以大秦如今的情況,能把中原六國都消化,再打下百越并消化就不錯了,再遠就會脫離控制。
即使打下來,也頂多名義上羈縻當地,純粹是窮兵黷武消耗國力。”
“但不能遠征,也應該知道這個世界有多大,海陸有多寬。”
嬴政贊同“是極。”
他有雄心勃勃,但不是好高騖遠,先將中原大地治理好才是首要重任。
此時三公九卿們也都已聚到臺下,聽著周邈的講解。
但嬴政是腳踏實地了,備不住周邈有一顆想把好東西都扒拉進自家碗里的貪心
“但遠了不說,大秦周邊還是可以謀劃謀劃嘛”
“好比百越以南有一個中南半島,那里水熱條件優秀,水稻一年三熟,還有比大秦南方水稻更高產的稻種。”
嬴政盯住大秦南邊伸出的,以斜臥長方形代表的中南半島。
那里有水稻一年三熟,還有更高產的水稻種子。
王賁、王離、蒙恬等武將,眼睛也盯住百越以南的那個半島。
大秦君臣太遠了不說,大秦
周邊確實可以謀劃謀劃。
也不一定非要如中原一般占領控制,能為大秦產糧、輸糧也行啊
周邈又往東一指“東邊海上,有一個大島叫琉球,可以做航海中轉站。”
眾人目光隨之移向吳越以東,孤懸于外的橢圓上,那就當是琉球了。
“再往偏東北走,有一串島鏈,在后世很是不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