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邈“高爐煉鋼。”
“當然,為了符合當代科技水平,是土高爐煉鋼。”
“現在的兵器,已經出現了鐵兵器,但還是以銅兵器為主。
畢竟收天下之兵,鑄以為金人十一,鑄出的就是十一個銅人,而非鐵人。”
“但銅兵器質地脆弱,不如鐵兵器堅硬鋒利,必將被淘汰。”
“鐵百煉成鋼,但高爐煉鋼卻能直接煉出品質不錯的鋼水,澆鑄的兵器鋒利堅硬,吹刃斷發,這種兵器在戰場上對敵,直接就碾壓對方了啊”
周邈又想到一點,“而且之前不是說了馬蹄鐵嗎高爐煉鋼能很快地澆鑄出馬蹄鐵,不必費時費力去捶打。”
聽周邈說完,起初還痛心的大秦君臣,已經露出了笑顏。
便是不算人精的王賁,都能第一個反駁“戰場對戰,勝負取決于敵我強弱。而非我方戰力碾壓對方,才能取勝。”
“大秦確實佩帶銅兵器,但和半數兵力持棍棒的匈奴、百越對戰,已經足夠了。何必非要佩上吹毛斷發的鐵器利刃呢”
蒙恬跟著補充“正是如此。即便北有匈奴需防備,南有百越需一統,但你不是也說過,當下的大秦是東方周邊、乃至整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嗎”
“如此,我們需要先進的鐵器做什么”
“只需要在其他國家持棍棒時,我們拿銅兵器,其他國家拿銅兵器的時候,我們已經用上鐵兵器。只要領先所有對手,就已足夠。”
“敵人用棍棒,我們用銅兵器,或者用鐵兵器,并無多大不同。”
周邈茅塞頓開
“是我想差了,只想所有東西都用最好的,但其實夠用就行了”
“孺子可教也。”王綰滿意點頭,又說到馬蹄鐵。
“至于馬蹄鐵,一個一個敲打鑄成又何妨”
“大秦并不急于在一日之間,就組建出最先進的騎兵,也并不打算組建百萬騎兵,畢竟大秦人口取整才兩千萬。”
“組建兩萬精良騎兵,能決勝戰局即可。若尚有余力,再圖擴軍也不遲。”
蒙恬也透露道“且這兩萬騎兵,并非必須個月就組建出來。每年能組建一萬騎兵,就已是神速。”
“預計之中,三年完成騎兵組建,屆時伺機對匈奴用兵。”
周邈想到歷史上的蒙恬是在上郡駐守了十余年的,預計三年后就對匈奴用兵出擊,應該算快了。
“那就是說,馬蹄鐵不急,可以慢慢打”
蒙恬點頭“自然。”
周邈“那就是說,其實高爐煉鋼不重要”
蒙恬正要點頭,李斯突然截斷“有總比沒有強,能更快速、耗費更少地,鑄造出更精良的武器,總歸是一件好事。”
“若如此,征伐西域時,或許能速戰速決,可避免空耗民力。”
李斯的安慰勸解顯然有底線的,追問道“那周邈你知曉土高爐煉鋼嗎”
聽語氣中的熟練,不像頭一次聽說的樣子。既然常聽常提,或許知道一些呢
“后世有過一陣土高爐煉鋼的高峰期,老一輩基本對這技術都有點了解。”
周邈不太有自信“平常看穿越爭霸小說,也常能看到土高爐煉鋼,上課時歷史老師倒也有做過知識拓展。”
嬴政想到當初周邈說造紙術時,也是說老師做過知識拓展。
可以確定的是,周邈曾經受到的教育,屬于較高水準的。
另外,土高爐煉鋼技藝,他多半也知曉一些。
周邈“但土高爐煉鋼畢竟和提煉粗鹽不一樣,沒有多次實驗,不曾上手實操。就像鹽田法的曬鹽一樣,也就知道個大概。”
大秦君臣“”
想起了據說只知道個大概的鹽田法。
李斯“足矣。”
夠用了真的夠用了
嬴政當即決斷“便如鹽田法曬鹽一般,大概寫出來。朕再交予墨家弟子去嘗試鉆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