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邈卻道“科舉取士的詔令已經通告天下,三年一試,但今歲特開恩科,正是為擢選如郎君此般的野之遺才。”
先挑選一波民間原本就有的人才出來應應急,再去慢慢培養、發掘更多人才。
“郎君可全力備考,到時先考縣試,再考郡試,然后入咸陽考會試,最終身登章臺宮去考那殿試”
末了,還鼓氣加油“本使相信以郎君才學,定能金榜題名登科高中”
雖不盡解其意,但已能意會。
陳平神情躊躇滿志“仙使勉勵,平絕不敢辜負。”
陳平起過被直接征調入咸陽的主意,但剛起就被自己掐滅了。
他無權無勢,無名無望,又無才干建樹,竟也敢妄想一步登天入咸陽
陳平衡量過后的最初目標,也只是希冀在貴人仙使心中留下一個印象,為來日的仕途鋪路。
來日用不用得著,也不一定,但既有此機會,尋機早做籌謀總沒壞處。
如今在眾人見證下,得了仙使夸贊和鼓勵,已經是遠超期望。
可以想見,來日的陽武縣縣試、三川郡郡試,他陳平將不會遭遇不公刁難。
而如果公平應試,他自信不會遜色于那些士人。
及至入了咸陽應試,就無需擔心太多了,因為他和咸陽的考生根本不在同一陣線上。
心念電轉間,外人眼中不過一個眨眼。
陳平又表態道“平必定用心備考,全力以赴,考入咸陽”
此時的陳平或說天下絕大多數應試者,尚且不知道大秦科舉制里,那經過李斯完善后,堪稱嚴格到變態、但也更為公平的應試、監考及批卷制度。
其實無需他如此費心算計。
但未雨綢繆之舉,誰又能鄙夷他白費心機呢
何況,今日此舉未必就是無用功。
不,可以斷定,今日謀得的一番際遇,絕非徒勞無功。
“有此決心
和信心,值得贊揚。”周邈對陳平的豪言壯志,表示贊許。
神情堅定的陳平,也回以堅定的笑容。
話到此處,目的已經全部達到,可以結束交談了。
周邈也不好一直耽擱人家干活,“爾等且忙去。”
說完,就干脆利落地轉身走開。
周邈一走,方巖、黃藥子、燕一干人等,以及英布、王離等人也都跟隨離開了。
仙使離開后的當場,雖還有兩步一崗的士伍盯著他們,可眾人也瞬間放松不少,然后看陳平的眼神都不同了。
之前因陳平的豪言壯語,笑得最歡最狠的幾個,當下更是眼神閃躲。
他們未必真知道仙使的身份有多重要和尊貴。
但他們能看見那五六千的虎狼之軍,那近二十輛的馬車車隊,還有陽武縣縣衙上下的畢恭畢敬。
僅僅這些,就已經足夠震懾這些縣邑普通黔首。
陳平不是得志便猖狂之人,今日有幸局面大好,他又怎會愚蠢自毀
“仙使慈憫仁厚,對吾等黔首也親切至極。”
陳平一句話出口,打破了現場尷尬的氣氛。
瞬間,眾人也紛紛夸獎起來。
“是啊是啊仙使真是溫和親切”
“正是正是。”
還是那句話,他們未必知道仙使其人,但只要知道周邈是咸陽來的貴人就已足夠。
仙使頗為賞識一個切肉的陳平,且二人相談甚歡。
這個消息,沒多久就徹底傳播開來。
于是等到晡時,周邈和扶蘇攜眾赴約宴飲時,就在席間見到了相貌英俊出眾的陳平。
陽武縣一方陪座的大嗇夫、眾嗇夫及縣中德高的父老,以及幾個年輕郎君,除了位高者幾人在堂上入座外,余者都坐在堂下。
而陳平就是坐于堂上者之一。
且就挨著縣令、縣丞和縣尉,在其下首就座。
顯然,陽武縣令是一個頗懂人情世故之人。
讓陳平陪座貴人,這安排確實討喜。
既討仙使貴人的喜,也討陳平本人的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