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這個美妙的猜想就送到了咸陽章臺宮,嬴政的手上。
因此我們大膽猜測,東方道和南方道的線路勘探規劃,可能并不是按照四至點,來確定道路終點的。
而是設有一個里數范圍,但范圍的最低值和最高值,目前還不確定。
因此我們決定,還是按照既定路線前行,一路多多關注進度條。
等返回咸陽時,先不忙進城。
除非進度條幾乎拉滿,說明里程數接近了極值,那我們才進城。
如果沒有,我們就繼續東出咸陽,走到郯縣,這樣就能順道把歷史上的濱海道也修建出來了
或者就在關中繞圈子,把關中走出一個蜘蛛網一樣四通八達的交通道路網
如果沒有任務時間限制,沒有里數極值限制,我甚至能在大秦疆土上螺旋畫圈,圈套圈,讓大秦沒有交通死角
占基建系統便宜的嘴臉,已經暴露無遺。
總之,如果返回咸陽城外時,進度條還明顯沒拉滿,就絕不進城。
萬一進城就代表提交任務,啪的拉滿進度條,那不是浪費了系統贊助修建的里程數嗎
榨干基建系統最后一滴油水的決心,也非常堅定。
小氣摳門占便宜沒夠的樣子,簡直躍然紙上。
嬴政
三日前收到周邈急信時,召集了王綰等人商討,此次收到后續信件,自然也當齊聚商議。
嬴政看完信,照舊把信件傳閱下去。
信件傳閱完一圈,重新回到嬴政手中。
殿中卻始終無人開口,一時陷入沉默中。
最終還是馮劫,一本正經道“為大秦摳門占便宜,不寒磣。”
“而且能得出與我們商討出的相似猜測,不正說明他們出游在外,也有所成長嗎”
李斯倒也不必強夸強捧。
“仙使出身神異,先天就占了見識開闊的優勢。得出和我們這些老古板差不多的猜測,難道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嗎”
李斯確實能言善辯,但在御史大夫的飯碗面前,也占不了多少便宜
“廷尉是在自夸自夸你作為老古板,卻能得出和仙使一樣的猜測,聰明又智慧”
李斯“御史大夫,您想多了。”
馮劫“廷尉不必謙虛。”
王綰你們要不要自己聽聽你們吵的架有多幼稚
這大秦朝堂的風氣真是變得莫名其妙。
周邈不在了,所以你們就成為周邈
嬴政
綜上,在這封信寄到的三日之前,也就是差不多周邈寄出這封信的同時,大秦君臣已經得出了類似猜測。
并因擔心行進途中錯過信件,而向他們日后的兩處必經之地,傳去了相同內容的兩封信。
兩封急信,一封送往東海郡淮陰縣
。
一封送往江水入海口北岸的廣陵近揚州。
送往廣陵的,才是送往了真正的必經之地。
至于嬴政決斷,送往淮陰的那一封,大概是
他從周邈往日言語之間,知道淮陰那是兵仙韓信的故鄉。
因此確信,只要勉強順路,偏道而行又不會太耽擱行程,周邈就必定會打卡淮陰。
該說不說,始皇陛下料得極準。
“淮水南岸的淮陰縣,本就是既定路線上要穿行而過的一縣。只需稍微偏行幾里,馳道就能多串連一個縣城,豈不劃算”
“而且不是也還可以去淮陰縣補給物資”
周邈提議像陽武縣時一樣,隊伍開進淮陰城補給物資,理由充分。
盡管第二條的補給物資,不太站得住腳。因為根據所剩物資的數量,往前再行進一個縣后,補給也完全來得及。
但扶蘇和王離還是同意了周邈的建議。
于是隊伍在渡過淮水后,便朝著淮陰縣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