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邈聞聲低頭一看,認出來是陽武縣的冠上之玉陳平。
可算叫他看見了一個活人啊
“陳郎君怎么在此”周邈語音控制機器人蹲下,與陳平對話道。
陳平親眼目睹仙使馭使神獸,神獸通人性,亦能口吐人言。
心下震撼,無法言說。
力圖鎮定回道“大兄應役前來洛陽參加大典,陳平一是陪同,二也可游歷增長見聞。”
“原來如此。”周邈答得心不在焉。
他現在實在是沒有心思和陳平敘舊寒暄啊
看看空無一人的街道,冬風卷起煙塵落葉,一如他此時蕭瑟拔涼的心境。
簡直比秋風掃落葉還無情
陳平察言觀色,拋出話題“仙使到此,可是參加今日大典”
就在二人簡短對話的間隙,英布已經率領武士在周邈左右前方站位護衛。
同行的馮去疾、馮毋擇等五個總工頭,也已來到神獸之下。
陳平見狀,因在與仙使說話,便無聲地向幾人行了禮。
其中英布及武士們上一趟都見過陳平,也無聲回了禮,馮去疾等人見狀就知確是熟人重逢。
周邈見其他人都下地了,也跨步一躍,跳到地上。
“對,始皇陛下詔令早已下達各郡縣,今天正是在三川郡洛陽舉行大典的日子。”
陳平自然知道,只為引出“只是陳平近日在城中,并不見郡守或縣令籌備大典,今日大典是否稍顯局促”
前言仍是引言,最終為求自薦“陳平雖才干不顯,但仙使若有用得上的,愿為驅使。”
眼下洛陽城中,對大秦仙使的冷淡姿態,已經鮮明無疑,仙使正是用人之際。
雖隨行有咸陽官吏,但一個熟悉城中的本地人,作用又有所不同。
關于仙使性情純善,馮去疾雖有所耳聞,然初次共事,到底也沒有插嘴。
未來的陳丞相愿意幫忙,周邈自然求之不得。
稍顯羞于啟齒道“來得匆忙,出場突然,竟嚇得洛陽黔首紛紛退避。”
聞弦歌知雅意,大典若無人敢前來觀禮,那場面必然冷清寒酸。
恐也與每郡都舉行一次大典的初衷不符,且相去甚遠。
陳平進而自薦道“陳平雖非洛陽縣人,但到底是三川郡人,姑且也能算本地人,若蒙仙使不棄,陳平請為仙使分憂。”
不棄不棄
周邈含笑夸獎道“你交游廣闊,友人眾多,總有辦法的。”
城門處不是說話的地方,且仙使眼下必定事忙。
陳平也知情識趣地告退“陳平就先去設法,向洛陽黔首解釋誤會。只是請問仙使,大典地點在何處”
“勞煩。大典將在城中周王城北邊舉行。”
“陳平知曉了,先行告退。”
坐北面南是為尊,周王城之北,大秦之
仙使在城中尊位。
周邈啊這樣嗎
周邈目送陳平離開。
而后轉頭看向馮去疾,這個秦二世時李斯居左,他居右的右丞相。
“馮上卿認為,接下來當如何行事”
官階是不是上卿不論,就跟逢人喊某老師、某總一個道理,尊稱上卿總不會出錯。
馮去疾含笑應答“倘若此次大典,仙使需要郡縣官吏援手籌辦,那便直接去見三川郡守,或去尋洛陽縣令。”
既然城門處無人等候迎接,那想見到人就要自己尋上門去了。
“假使無需援手,僅靠吾等自己即可完成此次大典,就不必去尋人,按部就班籌辦大典就是。”
他們沉得住氣,自然就有人會沉不住氣,主動找過來相見。
馮去疾作為此次馳道修建最后一段南方道尾段的總工頭,在得到授命后,就被陛下叮囑過。
因此才有這一番言行。
“我選后者”他周邈就不是會拿熱臉,去貼冷屁股的人
上一趟自洛陽縣穿行而過,沒有入城,結果好嘛,又是一個淮陰縣。
現在你對我愛答不理,待會兒讓你高攀不起
馮去疾“謹遵仙使決斷。”
“既然如此,諸位先行歸位。”周邈率先回到神獸坐騎的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