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川郡陽城縣,陳勝”
“陳郡陽夏縣,吳廣”
役夫名額匯總提交后,架設橋梁的任務隨即啟動。
原班人馬,因循前例,做起來熟門熟路。
六場仙使賜福暨動工大典,很快就順利舉行完五場。
最后一場在濱海道上的碭郡治所睢陽縣舉行。
大典開始前,仙使周邈照舊站在高處鋼鐵神獸肩上,集合役夫、點名簽到。
周邈點名一遍,鋼鐵神獸重復一遍,以便讓役夫能清楚聽到。
然后就先后念到了兩個熟悉的名字
“潁川郡陽城縣,陳勝”
“陳郡陽夏縣,吳廣”
發動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建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政權張楚政權。
雖最終吳廣為部將所害,陳勝被章邯所敗,后遭車夫刺殺而亡,終成一時草莽英雄,未能逐鹿中原。
但僅看陳勝和吳廣起義的重大歷史意義,一人便值得歷史銘記。
哪怕一人大澤鄉起義,反的是始皇陛下的大秦。
但那時是秦一世胡亥在位,又不是反的始皇陛下。
周邈理直氣壯雖然但是,該反反胡亥沒反錯
哪怕他是始皇陛下的唯粉,也要這么說
顯而易見,對于陳勝吳廣這兩位農民起義領袖先驅,周邈全無惡感。
某種程度上,他還有好感。畢竟他前世往上數三代,也是農民家的孩子呢。
但一人也確實沒有如蕭何、張良、韓信等人一般的才干,因此周邈并不打算招攬。
站在鋼鐵神獸肩上,離地十來米,周邈看不清陳勝和吳廣的身形面容。
其實也沒必要去看清他們。
如今的他們,不過是應召而來的這一場大典數千役夫中,普通的兩名役夫。
得了糧布工裝,改善家境生活,作為大秦黔首,幸福安穩地生活下去,也未嘗不是命運的善待。
沒了眼下的陳勝吳廣,再等君王無道、民生煎熬時,遍地也都會是陳勝吳廣。
他從來都相信人的骨子里,天生就有老祖宗刻下的反抗斗爭的基因。從人與自然斗爭,到人與人、與自然斗爭,人類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斗爭史。
周邈一心兩用,感慨一番。
爾后以仙使之名,有條不紊地舉行完了這場大典。
至此架設橋梁的任務,全面進入施工之中。
兩日后,回歸咸陽。
周邈在章臺宮中,與始皇陛下說起此事
“我沒去尋找或打擾他們。就讓他們在田畝間,安穩平凡地生活著吧。”
對于歷史來說,他們的反抗起義是意義非凡的。但若叫他們自己選,是做上六個月的王,就身死人亡
還是天下太平,一
輩子安穩平凡地活著
他們會怎樣選呢
鴉泉的作品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
周邈不知道。
可就算他們選擇做一時英雄,如今卻也沒得選了。
嬴政“大秦必將繁榮昌盛,再無陳吳一人施展之地,唯有安穩度日一條路而已。”
周邈覺得,他現在越來越能聽懂始皇陛下的言外之意了
“能把理智、大度又溫情的話,也說得這么霸氣,不愧是始皇陛下”
日常一夸
蒙毅日常贊嘆仙使的乖嘴蜜舌。
架設橋梁的任務,開工即入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