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北羌部來犯,大秦殺敵約五百,俘敵千余,另有仙使拿下包括北羌王在內、親衛及大小貴族近百。”
周邈旁觀大秦上卿及群臣們,露出利爪獠牙,對北羌部步步緊逼。
最終,與押入咸陽的北羌王,達成割地賠款協議。
李斯以左丞相之身,向北羌王正式遞交協議書
“一,北羌部遷出哈拉湖、托素湖1一帶柴達木盆地牧場,大秦將在此建城筑關,設鹽縣,受河西郡所轄。”
高原深處,大秦難以涉足統治,但仙使所說柴達木盆地中有儲鹽量巨大的鹽湖,那便要歸大秦才放心了。
即便現在不缺鹽,伴生的硝石卻是正好得用的。
北羌王不懂大秦君臣的深意,遷出就遷出吧,往東、往南的天地廣闊無垠
“可以可以。”
“二,羌人士兵被俘虜一千一百余人,若贖回則價為一人一匹良馬;大小貴族二十余人,贖回價五匹至五十匹良馬不等;以及北羌王本人,贖回價為五百匹良馬。
綜合計數,贖人總價為良馬兩千匹。”
北羌王倒不是給不起,只是
“可不可以不贖回俘虜的普通士兵”
李斯強硬拒絕“不可。”
仙使說,捆綁銷售,賺頭最大。
要他李斯說,拿到贖金后,貨物又長腿跑回來才最有賺頭。
即便不能再賣一次,也白得一筆贖金。
陳郡守左丞相知我。
“三,北羌來犯大秦,造成大秦將士傷亡數百,需賠償醫藥費、撫恤金,共計壯牛三百頭。”
仙使說,打死打傷,踐踏了草場,難道不要賠償的嗎
北羌王別騙他有個鬼的數百傷亡有數十傷亡嗎
大秦虎狼玄鳥軍,根本就是拔刀等著他們去送,甚至三面夾擊,一碰面就把他們殺個反應不及
若非他聰明,在包圍形成的最后時刻,原路突圍逃跑,怕是當場被逮住
當然,最后也沒跑脫,被大秦仙使馭使神獸
捉住了。
但北羌王不敢頂嘴。
想看鴉泉寫的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第112章良馬來壯牛來肥羊來馬牛羊來馬牛羊從游牧部族來嗎請記住域名
他現在只想回去,然后躲回高原深處去。
大秦他們有仙使啊,有山一樣高的神獸啊
北羌王唯唯諾諾“可以,我們賠。”
前面兩千匹馬都答應給付了,三百頭牛也就是一個小添頭而已。
于是北羌部和大秦的割地賠款協議,完美達成。
大秦也遵守約定,將北羌王一行送回河西郡暫押。
派一個大貴族回部族傳話,并湊齊牛馬贖金。
等到北羌部搜刮家底,將兩千匹良馬、三百頭壯牛,趕入河西郡的官家牧場。
大秦就依約放歸了北羌王、大小貴族,千余普通羌人士兵。
然而,等北羌王夾著馬兒,趕回部中,率眾依約遷移時。
就發現,哈拉湖和托素湖一帶的牧民和無弋奴隸,一個人跡都沒有
北羌王算了算了。高原深處的天地廣闊無垠
然后,北羌王就爽快地帶著部眾,往無垠高原深處遷徙了。
此后終秦一朝,都再未見其部蹤影。
周邈懷疑自我他和鋼鐵神獸,這么可怕嗎
隨即,始皇帝嬴政下旨,往鹽湖縣徙黔首五百戶。
而原本游牧在此的北羌遺民,竟又神奇地重新出現然后與大秦黔首一道,建設鹽縣。
當然,此為后話了。
就在北羌部簽訂割地賠款協議后,沒兩日功夫,就又有西域東郡傳回戰報
“呼揭部來犯,大軍殺敵一百,俘敵二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