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議三項,其一新修秦律。這事實則已由大秦法家巨擘左丞相李斯牽頭,在兩月前就已經開始議程,今日只是正式確立,昭告天下。
而廢除肉刑,適當寬省刑法,法禮并用、法主德輔。
卻絕非禮法并用、德主刑輔。
對大秦而言,禮與德可輔助法治,然只在輔位,絕不至于越過律令。
這一點,大秦君臣早有默契。
左丞相李斯離席出列,“陛下英明仁德”
殿中朝臣亦跟上“陛下英明仁德”
嬴政雙臂平展,“諸卿請起。新修秦律一事,便由左丞相主持。”
李斯早就在做的事,眼下就是走個過場。落于史書之上時,有明確的起始時間和負責人。
李斯揖禮領命“臣領命,必不負陛下信重”
朝議三項,其二推廣高產仙糧。
經過籍田育種、二次賜福積攢,仙麥、仙豆、仙稻、仙秫的數量,已經足以推廣至天下諸郡縣。
這是利好天下千萬黔首之事,無人有異議。
殿中勛爵百官,皆再唱頌歌“陛下英明仙使仁心天下黔首之福”
仁心的仙使,猝不及防被歌頌。
心內小人啊哈帶他做什么快別快別了瘋狂搖花手,jg
表面神態端莊微笑jg
姬舒眼觀鼻、鼻觀心,一張常年嚴肅鎮定臉。
卻已將那位笑得大仁大愛的仙的羞赧內心,給猜透了。
上首的嬴政氣勢威嚴,再次雙臂平展,示意免禮起身“諸卿請起。”
而后指令道“推廣種植仙糧一事,由治粟內史左丞主持。”
蕭何再次揖禮,領命“臣遵命”
蕭何在被征調入咸陽后,從任職籍田令時起,再到治粟內史左丞,一直都有負責試種仙糧,如今再由他負責推廣種植至天下郡縣,順理成章之事。
朝議三項,其三與大秦周邊各族通商互市。
這才是在今日才首次提出的一樁事。
然而,只憑先前獻禮的精鹽、茶葉、瓷器,便可知此事也非絕密。
至少始皇帝與心腹們,已經心照不宣。
畢竟通商互市的商品,都已經準備好了。
但也難保不會有異議。
此時,就有奉常下屬的博士部一名博士,出列諫言
“陛下,臣以為,大秦北線蠻夷來去無定,劫掠往復。若再開關互市,恐會引得蠻夷餓狼豺狗一般,聞味而來,侵略搶掠。”
“與異族通商互市,是否有失謹慎”
仙使,已經是成熟的仙使,遇到朝議反對諫言的博士,也能理智聽取意見了。
當然,主要這個博士諫言時,神態、語氣都恭謹無比。并無當初淳于越博士,那種指點江山的高傲輕視。
雖然提出了異議,但是一個關心家國的熱血
青年。
這便是朝議的意義所在,允許異議存在,有商有量。
同樣參與朝議的劉季,也并未像上次那樣跳出來,指著對方鼻子罵。
作為眾博士的領頭人,反而出列為其圓話“孫博士之言,雖因不通全局,有所偏頗,然所慮亦有理。”
在蒙恬率兵北守上郡,后又向北推進之前,匈奴都還在德水黃河以南活躍。
就算如今,東胡也還常犯邊遼東郡、漁陽、廣陽一線諸郡北部村鎮。
若此時在北疆擇城開通貿易,恐怕確實會讓匈奴、東胡等異族,聞味兒而來。
這些隱憂,嬴政、王綰、李斯一干知情者,也是知曉的。
但是。
朕意圖所在,便是擇選邊疆數座城池,開通互市,將異族吸引聚攏。若不聚在一處,又何談制衡、分化、消滅”
固然冒頓已死,但誰又能斷言不會有第二個冒頓
如今北疆蠻夷游牧無定,若放任其在草原野蠻生長,百十年后得以一統,大秦子孫能否對抗
“不若趁此時機,將北疆蠻夷吸引聚攏,加以制衡、分化,從而消滅或同化,方可杜絕后患,亦是為子孫計謀長遠。”
嬴政此言一出,無論是先前諫言的博士,還是劉季,以及殿中勛爵百官再無異聲。
至于趁的什么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