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在秦長城之后,歷朝歷代都沒修過長城一樣”
眼看仙使氣得不得了,蕭何連忙順氣,“仙使消消氣,偏見都是偏見”
周邈看著蕭何,心緒奇妙對吧對吧,明明你們漢武帝也派衛青修過長城
但到底成熟些許,沒有張口就來。
反而是秦始皇嬴政本人,情緒最為穩定。
拉回跑偏的話題“有基建仙人襄助,若任務允許,倒也未嘗不可直接新修萬里長城。”
李斯依舊最先懂得始皇帝心思“在已有長城上修修補補,是無奈之舉,到底不
如新建的長城,更加堅固。”
周邈一身反骨對,既然現在要建長城,就建最堅固的趕超號稱最堅固的明長城”
“不止同樣在緊要地段關隘,用條石和青磚修筑,便是在不緊要的地段,也可就地取材,切割條石、燒土為磚,修筑最牢固的長城”
做夢又不犯法
既然要做夢,就夢個大的
“”嬴政只能附和,“若任務允許,如此最好。”
事實上,殿中大秦君臣已有所猜測。
若仍舊像修建馳道時一般,有鋼鐵神獸相助,分擔了最繁重的勞役。
那如今修建長城的任務,征召二十萬役夫,數量翻倍,若是在已有長城基礎上修補增建,即便是限時一年,役夫數量未免也多了些。
畢竟八方馳道,可比萬里長城的里程數,長得太多。
而若假設是新建萬里長城,就顯得合理了。
“不到最后任務揭曉,誰也不能斷定。”王綰一貫求穩,“但勘探長城線路時,倒是可以有所準備。”
馮劫直擊要害“勘探時,并不局限于已有秦長城、燕長城和趙長城的路線,重新規劃一條路線出來。”
一如當初的馳道線路勘探,雖走已有的大道,卻也穿山越谷,取直走小徑。
重新規劃出馳道線路。
蒙毅自覺地取來輿圖,在書案上展開。
眾人圍攏,開始商討規劃線路。
“有勘探及載人鋼鐵神獸,那便先不考慮路線難行與否,只管按最佳線路規劃。”
跋山涉水,山路難行交給多地形勘探載人機器人,他們只管一往無前
萬一走不通,臨時繞道便是。
“東至遼東郡馬訾水鴨綠江,顯然不夠。還需往南延伸一截,至少把馳道包裹在內。”
很快就討論并達成了一致意見。
“西起隴西郡臨洮縣,必然也不夠。得西起西域東郡,方可將長城防御力量,延伸到馳道所至之地。”
最終畫出的路線西起西域東郡,具體是郡治所在的哈密北方,吐魯番盆地北坡。
而后向東,穿過草原,進入陰山山脈南坡。
長城西段這一段,幾乎是后世公雞背的線條西段,稍作平行南移。
接著繼續向東,沿燕趙長城走向,至遼東郡遼水遼河。再折向東南,渡過馬訾水鴨綠江,繼續伸入半島,至后世的平壤以北。
長城東段這一段,則與歷史上的秦長城東段,走向大致相同。
周邈看著規劃出的長城路線,不能再滿意了
但就一個問題
“匈奴西南的大片草原,也被圈進了長城以內。蒙大將軍要多費心了。”
費心把后來草原西南,阿拉善高原在內以南的大片高原、草原、戈壁、流沙之上,以匈奴為主的游牧部族,或收服,或驅逐。
王賁領軍作戰經驗豐富,信心十足“問題不大前期勘探線路時,穿過匈奴地盤的草原,不難來去自如。”
就像當初過月氏、入烏孫,終至西域樓蘭之外。
“在正式動工修建長城之前,率兵在草原上游走幾趟便罷了。”
如今的匈奴,部落零散,莫說抵擋秦軍騎兵,便是役夫隊伍,都未必能形成威脅。
至于如今的匈奴單于,可不敢集結大軍南下。
“動工之后,派一支騎兵,在草原沿線東西游走即可。”
長城建成之后,守住邊城關隘,更無需擔憂匈奴胡人之患。
“那就好。”周邈放心了,“路線規劃完畢,只等上路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