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麻紡織工坊,棉花與羊毛都是原料,只是靠近棉花產地,不能算是上佳選址。”
周邈就算不涉政事,但住在咸陽宮中,接觸的都是大秦高層,且不說高屋建瓴,總歸消息更加靈通。
“棉花的推廣種植,毋庸置疑很重要,這關乎大秦士伍、黔首,冬日御寒大事。”
“但從匈奴等部收購羊毛,紡織成毛線,鉤織成毛線衣褲,或織成羊毛衣裳、氈毯等,這事也同等重要。”
呂娥姁聞言便懂了羊毛紡織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從匈奴等部購進羊毛。
不可圖省事,僅從本郡和河西郡收購羊毛。
因為若只論士伍和黔首的冬日御寒,全力促使棉花豐產也可以。為何又要大力紡織毛線
回想起已經到西域東郡的咸陽商隊,運來雪鹽、精美瓷器,原本可以輕松地交易給西域列國,立馬就能賺得盆滿缽滿。
卻費心費力地,也去交易給呼揭、匈奴等部,換回來羊毛。
呂娥姁從仙使的態度,參考曾經的管子言行,終于確認她的棉毛紡織工坊,不僅僅是一家工坊,還關系甚大
盡管她來時,并不曾有人告知她,大秦朝廷的真實圖謀,只吩咐她建設工坊。
呂娥姁一旦確認,胸中陡然涌起熊熊火焰心臟鼓噪
呂娥姁心潮起伏之間,周邈已經接著說“不若呂織令,你在東北部,再建一個工坊”
回憶一下先前商議時的計劃,在西域東郡的東北部,與匈奴等部交界的地方,將會建立一個關隘,以便與西部匈奴等部互市。
歷史證明,閉關鎖國不可取
即便長城修建得再高大堅固,但長城是死的、人是活的€,亦難保中原永世不受蠻夷侵犯。
因此即使修建長城的任務開始了,卻也絲毫沒改變先前的部署以經濟戰制衡北邊草原。
如此,就要在長城沿線,合適的幾處地方設關隘,后續建成邊塞重鎮,也兼具貿易互市之功能。
在西域東郡的東北部,就規劃有一處這樣的關隘。
“到時,東北部主毛紡織工坊,西南盆地內主棉紡織工坊。二者都能占地利之便。”
即便是郡中放牧的羊群,也可在春夏之際,趕往東邊剃毛。
郡守甘羅此時道“如此,臣亦可在東北部再建一城。”
哈密城已經建成,頗有西域特色,多是泥草夯筑的圓拱土房。
已可著手建第二座城了。
如今甘羅的性情內斂穩重,不至于在鄰郡陳平對比之下,亂了陣腳。一直穩扎穩打,建城建縣。
但河西郡已有五縣,而西域東郡僅有一縣的現狀,不代表他不想要改變。
“若要建城的話,拿來輿圖,我與你參謀參謀選址”
西域東郡的郡中關隘選址,還未公布宣告郡縣。但若提前準備建城的話,還是指點一二,別建偏了為好。
拿出輿圖,圈定好建城選址范圍。
呂娥姁則將分部的毛紡織工坊選址,往未來新增城池西南方,后撤數十里“毛紡織工坊,要建在城西南三十里為好。”
呂娥姁觸類旁通,已經明白那一城的特殊。
“到時新城必然魚龍混雜,工坊若要保密,便該離群索居,高墻圍護。”
“一旦有變,也留有撤退余地。萬一緊急,也還來得及放一把火,毀滅痕跡,以防歹人竊取紡織神器。”
值得一提的是,呂娥姁年前已經見過紡紗機和飛梭機的圖紙,還有咸陽派來數百工匠,正分開打造機器部件。
到時收集起來,秘密組裝。
也是因為見到了那般紡織神器,呂娥姁才有今日先前的一番疑問。
決定了增建紡織工坊,又草定了建城一事。
甘羅說起棉花種植之事“臣去河西郡,把農家博士都請來了,只等開春時節,便能播種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