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又尋得一樣新物種,種似草籽,但稍大而扁圓。”燕簡單說了兩月以來的近況,才終于說到了正事。
“香味濃厚,咀嚼時油潤生香。乃是臣
在樓蘭國一安息異族商賈之手,以一卷羊毛線換來的。”
“并不多,也就一斗。”燕說著,起身把放在角落的麻袋提來。
麻袋在周邈面前打開,他伸手抓出一把,放在手上細看。
小粒,扁圓,深深淺淺的米黃色、褐色。
雖然麻麻賴賴的,但這不是芝麻嗎
芝麻,古稱油麻、胡麻,張騫出使西域時,從大宛帶回中原。
香味濃厚,無論是整粒撒入,還是榨成香油,都是調味增香好物啊
“這是芝麻好東西啊,調味增香的上品無論是生嚼,還是炒炸熟了,抑或榨油,一點點都能使香味大增”
燕已經嘗試過芝麻,料到這芝麻是有用的。
“如此甚好,能找到調味好物。”
關于西方物種的不斷引入,周邈倒不覺奇怪。
西域和中亞、西亞甚至歐洲的交流,其實歷史已久。
西域列國的百姓,有許多眉骨高立、眼窩凹陷,頭發卷曲,甚至有藍眸,這些有西方血統的長相,就是明證。
張騫鑿空,算是官方開通了一條通道。但民間私下,其實早已一直有所交流。
像之前的燕獻禮的核桃、蠶豆、蒜、香荽、胡椒和小茴香,核桃原產地不好說,但其他都很可能是張騫出使西域后帶回的物種。然而,此時卻已經發現。
就說明有些物種原產地在更遠的西方,但已傳入西域。或是早已傳入,或是像這次的芝麻,只是剛好碰上安息商賈攜帶。
上交芝麻,并非燕今日主要正事。
“如今棉毛工坊已建成一處,新建分部工坊也不甚緊急。臣早與呂織令說過并得到應允,臣打算開春時,組建一支商隊,前往更西邊的大宛、安息之地。”
這是周邈第一次聽燕說這事,聞言猛地抬頭,看向對方。
而燕神情篤定,早有決斷。
燕“仙使覺得,可行否”
雖然猝不及防,但周邈仔細一想,這不是大好事嗎
“可行怎么不可行”
周邈知道燕有一定的防身武力,有西行的決心,那還有什么不可行的
燕得到肯定答案,笑容不自覺燦爛起來。
周邈“可是早有計劃準備做好沒”
燕道出做出的準備“得呂織令資助,臣已在樓蘭國買了一隊十頭馴化的駱駝,并在牧場買了十匹良馬。”
“并與換芝麻的那個安息來的異族商賈,已經約定好,屆時和他同行一段路程。”
“還聚集了二十來個男女武士,愿意追隨護衛臣西行。”
有交通工具,有帶路向導,有護衛武士,一支商隊已經成型。
至于做成這些的花銷,燕本身就積攢有金布財富,加上呂娥姁資助,其間不會輕松,卻也能辦成。
“那我也資助你一些。”周邈細想一下,又道“與其資助你些金布,不如奏稟陛下,讓陛下頒發給你大秦朝廷官方的符節,作為大秦的使者,公派出使西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