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些字詞不曾聽過,但結合前后上下,也能意會。
紛紛頷首,示意明白。
周邈于是繼續說“方才算的賬很驚人至少五百萬套衣裳,兩百萬匹棉布但其實還要加上之前的三十幾萬匹仙緞,換成麻布,便也是百萬匹布。”
“大秦人口兩千萬,卻有五百萬套衣裳、三百萬匹布,那至少有一千萬黔首的衣裳、布匹需求飽和了”
通貨膨脹,需求飽和,就是大量增發實物貨幣的后遺癥。
周邈總結道“也就是說,一千萬的黔首短時間至少五至十年之內,不會再需要購置布料衣物。”
聽了周邈的算賬,殿中君臣確實震驚。
畢竟如今的時代,皇帝與上卿們對經濟學還不敏感。
驚愕之余,難免興起遲疑雖然但是,這有什么呢
周邈再補一刀“而且這算法,還是往低了算的。”
“因為拆分出的五百萬套工裝衣裳,也會有很大一部分,選擇與富戶交換更多套的衣裳。”
這一現象是普遍客觀存在的,因為好些役夫做工時都只穿最外面的外衣。
里面的中衣中褲、褻衣褻褲,少部分留給了家中妻女幼兒,大部分其實是換給了富戶。
王賁問出君臣的心聲“那又如何”
貧窮黔首都有一套得體的衣裳穿,五至十年內都不用為購置布料衣物操心,難道不好嗎
周邈一針見血bhi“這樣一來,大力推廣種植的棉花,棉毛紡織工坊出產的棉布、羊毛線及羊毛衣褲,銷售將大受影響”
靜。
靜。
章臺宮正殿中,一片寂靜。
周邈
總結以往經驗,周邈有點汗流浹背了。
他又犯蠢了
終于,還是耿直的韓信開口“可是,那占了大秦人口半數的一千萬黔首,原本就貧窮。”
“就算沒有賜發的衣裳和布匹,他們也不會買得起棉布和羊毛線吧”
周邈
周邈
對啊
棉毛紡織工坊建設的初衷是以經濟戰制衡周邊胡夷啊。
硬要說它的目標客戶,是西域列國,是周朝胡夷勢力,是更西的國家。
是本就能買得起的大秦大小富戶。只是希望定價能惠及大秦國內的普通黔首而已。
貧窮的黔首,本來就不是潛在客戶啊
本來就不是目標客戶,又哪有因此就損失了客戶一說呢又談何影響銷售呢
韓信是小孩子,說話實在。
而且還是聰明的小孩子,說話更加是直中命門。
韓信“再說了,那一千萬黔首現在不必購置布料、衣物。但是如果讓他們富有起來之后,難道不會在得體的外衣之內,再置辦幾件舒適、保暖的中衣和內衣去穿”
即便是自給自足的經濟,也能在種植五谷糧食之外,有空閑和地方自己植麻養蠶,自己紡織布匹、裁衣縫褲。
對啊
現階段需求飽和了,就創造財富,使黔首富有起來,那不就又有新需求了
“是我著相了”周邈猶如當頭棒喝。
他還在用后世固有的市場經濟思維看待當下,結果就鬧了個笑話。
一時都沒想到,此時不過是奴隸制都還殘余的封建社會早期啊,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都還稚嫩。
退一步說,會在原始社會中,因為贈送了野人一年的食物,而去思考食物的市場飽和,食物通貨膨脹了嗎
又不發展市場經濟,供需關系、通貨膨脹,這些東西有影響。
但只是微小的影響,并沒那么嚴重
正如王賁所說那又如何不是好事嗎
對啊,是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