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邈又仔細看了看“路遠諸郡中,陛下特意下旨嚴令,與郡官年終考績相關,倒是少有錯漏。”
“只有少數幾個郡,有一一不合格的。”
“但這些不合格的役夫,卻已經趕赴對應各郡待命了。總不能叫人白跑一趟、空歡喜一場,或者做了白工吧這也太不公了。”
周邈再次苦惱起來。
那些役夫又沒錯,憑什么吃這大虧
叫李斯或者說殿中君臣看來,錯不在殿中諸位,便是白跑一趟、做了白工,又如何
權當征調徭役了,做了白工又如何。或者直接遣返回鄉便是。
但周邈的心腸顯然更加柔軟,也更能體察役夫不易
。
可是系統顯示不合格,就必須就近在咸陽補充征選,補交名單。
李斯出了個主意“不忍路遠役夫失望,或許可以先前修建馳道時的名單補錄。讓那些役夫仍舊應召,領取糧布工裝補貼。”
周邈一整個震驚,“你可是法學大家,秦國法家執牛耳,怎么能行如此冒名頂替之事”
雖說靈活行事,但這也太靈活了吧
不過這人是李斯啊,那沒事了。
被架上的李斯突然覺得上下為難。
雖他并不覺得多羞愧,但若制定秦律之人,尚且行事不公正,這確實有損律法威嚴。
且天下無不透風的墻,屆時被冒名者尋訪鬧將起來,就又有損朝廷威嚴了。
李斯左右為難之際,上首的嬴政大氣道“仍舊在咸陽征召合格黔首,以補交名單。”
“不屬路遠諸郡者,仍遵循舊例,急遞不合格名單,在出發應召前剔除出去。”
“但路遠諸郡中,已然趕赴長城沿線諸郡,其中不合格役夫者,仍舊應召做工。但言明緣由,并如尋常役夫、如數授衣給食。”
所謂如數,便是給大秦舊制的赤衣,給大秦糧倉的五谷糧食,雖是比照著尋常役夫的數量。
但肯定是不如發工裝、玉米和棉布的尋常役夫了。
可是如此,已經是難得的體恤厚待了。
總比讓他們做白工,或直接遣返要來得好。
馮劫性情頗為嫉惡如仇,覺得應當給予犯錯者懲處
“路遠諸郡中,出現疏漏者,或可令郡中官吏給付不合格役夫的這一筆額外衣食支出,或者罰金布。”
周邈正欲反駁那哪兒行
與此同時,嬴政“不可。”
“既已計入考績,便不可再罰衣食、金布,無一事一罰之理。”
“陛下說得對”周邈幾乎拍手贊同了
“這種錯漏尚在情理之中,要是罰郡中官吏自負其衣食,或罰金布。”
“那必然會層層追究責任,到最后不就落到了具名、抄錄和鄉里吏員等基層嗇夫的頭上”
“基層吏員嗇夫,可不富裕。”
那么大的支出,不得逼死人啊,屆時家破人亡也不無可能。
馮劫也意識到,他的提議不當之處,知錯就認
“陛下與仙使思慮周到,臣的想法欠缺妥當了。”
如此有商有量地,確定完善后事宜。
今日的商討部署會議,至此便宣告結束。
散會后,李斯當即去找內史王戊,迅速吩咐下去,立時在咸陽征召九百八十名役夫。
又一次天降餡餅,咸陽黔首感謝大自然的饋贈
果然住在咸陽就是好
補錄征召的旨令是隅中下發的,名單是在日跌時分集齊并送到六英宮的。
周邈接到名單,點擊提交,全數合格。
如此這般,萬事俱備,只等開工
但在此之前,會議散后的周邈回到六英宮。
面對的就是怨氣沖沖的項小籍。
周邈苦惱頭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