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再不能把主食磨得細膩好入口些,可如何能吃啊”
李左車再次心道仙使真是細心。
當下又生出一個想法役夫們缺少葷腥,他或許可以率軍北進,去東胡牽些牛羊回來,換與役夫們。
如此互惠互利,手下士卒也能有點賺頭。
那邊馮毋擇道“仙使仁善,臣替三萬余役夫謝過仙使”
仙使則擺擺手,轉頭就下令神獸“去割直徑五尺、厚三寸的圓柱石磨盤來上下磨盤配對,一共十對。”
神獸應令而去,仙使回頭道“考慮到役夫人數眾多,又要隨工程進度移動營地,便只打鑿十個石磨。”
“不大不小,上下兩塊磨盤可以卸下,單獨搬抬轉移,更為方便。”
馮毋擇揖禮“仙使考慮周全。”
那
邊,切割石磨的事情安排下去。
終于顧得上,招呼不遠不近等待召見的李左車。
仙使面目和善,活潑地招手“武寧候,久等了,快過來。”
李左車應聲上前,先向仙使見禮“臣李左車,見過仙使。”
仙使也果如傳言謙和仁厚,扶住他胳膊“李將軍無需多禮。”
之后李左車又揖禮,與仙武侯英布、智武侯張良相見。
對方也依禮回見。
禮畢,李左車稟道“臣遵陛下旨令,率兵三萬方已趕到。”
“近來東胡作亂,劫掠財貨人口。臣認為,東胡近日若要劫掠,恐會在大典之后,趁役夫們手握糧布時,突然來襲。”
“因此臣有一計,不知是否可行”
“李將軍說來聽聽。”
李左車方才繼續道“臣欲在明日護得仙使大典后離去了,便兵分三路,一路在工地后方,隱匿留守,兩路東西側翼散開。
如此,敞開口子,靜待東胡來襲。”
屆時,便能一舉殲滅東胡來敵
馮毋擇看了李左車一眼,沒有言語。
此計是以役夫為餌,誘得東胡來襲,而后合攏圍殲。
李左車抬頭,卻見仙使神色猶豫。
與這武寧候李左車,周邈只在歲首大朝賀和之后的大宴上,不遠不近地見過兩回。
再就是這次離開咸陽時,同行了一小段,最后就是現下了。
周邈看著李左車,神色猶豫“計是好計。”
“但是,以役夫為餌,有所不妥。”
在當初的濟水橋魘咒案時,雖是因為兩名役夫被砌入橋身,才險些導致任務失敗。
而在這之后,再沒出過一例事故,沒有役夫在任務期間身亡。
不過先前在咸陽第一次遭遇大刺殺時,則已經證明役夫身亡但不妨礙工程質量時,不會影響任務。
可即便確定不會影響任務,他也不贊同以役夫為餌。
李左車眼中余光觀察到仙使神色變化,也不頑固。
果斷道“既有不妥,那臣便轉換策略,陳兵前線,以守代攻。”
在原本歷史中,楚漢之際,李左車初為趙國將軍成安君陳馀的謀士,被趙王歇封為廣武君。
后來韓信、張耳攻趙之時,背水一戰,時為趙國權臣的陳馀不聽李左車建言,以至兵敗。
而后韓信獲李左車,以師事之。李左車為韓信籌策,而下燕齊之地。
可見李左車確有智慧謀略。
眼下證明,也確實如此。
但以守代攻,若是東胡大軍來襲,又如何能確保役夫無一人傷亡
周邈陷入為難境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