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南地蠻荒,役夫必然不能從百越征召而來,因而需得從大秦郡縣征召。”
周邈疑惑應該不會有人不愿意吧
這樣報酬豐厚的工作,多的是人爭著搶著去的。
李斯接著說“然等南征百越功成,百越納入大秦疆土,南地水陸交通也暢通之后。到了開發百越之地時,那時是否必須從中原之地遷徙黔首前往”
周邈若有所悟。
就像之前往西域東郡遷徙黔首,或者像歷史上往百越遷徙民夫、賤民和罪吏等人群,以充實當地。
李斯提出想法“既如此,何不將征召的役夫
在應役結束后,直接留于當地,以充實開發百越之地”
役夫名額就當做自愿遷徙的獎賞。似那家中有數子者,或貧苦無依者,想必會有許多人愿意應召。”
安土重遷
如今的黔首就似那無根浮萍,戰亂、皇令、天災,都能讓他們跋涉在路上,或者死于路上。
中選為仙使役夫,便可一朝暴富,即便是留居百越又如何不過是換個地方活下去。
貧民黔首,往上數三輩都不知祖先名姓了,沒有安土重遷的資格和必要。
但是周邈突然又想到先前提起過,趙佗請求秦始皇派三萬寡婦或未婚女子,最后派了一萬五千名一事。
不解道“可這樣一來,十萬役夫不就是十萬光棍了不能娶妻生育,也不能長久充實當地吧”
王綰解惑道“屆時可遷徙寡婦和未婚女子前往。”
嗯感覺怪怪的。
周邈心里別扭刺撓得很。
就、好像,寡婦和未婚女子,是貨物一樣,哪里需要就配給到哪里。
大秦君臣何等敏銳,見仙使周邈神情,思緒再一轉,就大致明白為何了。
“律有規定,健康男子十七而傅籍,始擔徭役。”
“先前征召役夫,便皆為下至年滿十七傅籍的健康成年男子,上至免役年齡的中老年男子。”
王綰的話似是沒頭沒腦,但周邈聽得懂。
周邈回想一番,仍舊不解“可是我記得,大秦男子傅籍與兵役相關。雖輕度殘疾者和女子不傅籍,但仍需每年服一個月的更役”
秦漢力役分更役與兵役,后世原來認為征發女子為更役的行為,是特殊情況下的律外苛取。
但隨著更多秦漢簡牘出土,解讀發現女子服勞役可能并非特殊情況,而是法定義務。2
既然成年女子都一樣服更役了,為何不允許應召為役婦
李斯接過話“確實如此。然女子應更役,多做舂米、浣洗等一類輕省活計。如修建長城時,壘砌數石重的條石磚,或搬抬重物,尋常女子難以應付。”
周邈“那不是還可以做飯,入火頭營,做些燒火做飯一類的輕松活計。”
馮劫反問“但那樣,役婦領取一樣數量的工裝與糧布補貼,役夫們又豈會甘心”
尋常服更役是應盡之責,無論男女都沒有糧布補貼,役夫與役婦不會相互比較,各盡其責而已。
應召成為仙使基建工程的役夫役婦,情形就大為不同。
“即便是役婦少領取糧布補貼,少到多少才算適當役婦本人又是否甘愿其他役夫是否同意心生不滿的役夫,是否會暗地里欺凌役婦”
周邈哽住。
即便有工業機器人輔助,役夫們要做的事也絕對算是重勞力活,尋常女子確實不能承擔。
與后世職場上多為腦力勞動,客觀條件足以形成男女同工同酬不一樣。
而且馮御史所言
,人性難測,也確實如此。
因人性而起的亂象,非嚴厲管理就能杜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