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成了冷傲的兵仙崽。
嗯,現在稱呼少年兵仙,會更貼切。
十三歲的少年兵仙韓信,大約是到了叛逆期,日常非必要時,愈發沉默寡言了。
韓信“嗯。”
愚蠢的大人,你們根本就不懂懶得和你們說話
周邈大概就是這樣。
韓信冷傲、無語污蔑。
視線交錯間,交流代溝已經盡數展現。
而項籍,曬黑了,也長高長壯了。
但似乎是只是長了身體,性情還是一如既往。
項籍疑惑“還需商議”
“一如先前,分兵收服就行”項籍就像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熱血少年漫主角,陽光健氣,熱血沸騰
周邈改變看法不,性格上也還是有變化的。
大概是連戰連勝帶來的底氣,收服了近二十個甌越小部落,讓他更加自信了。
“韓信,我們這次再比一比,看誰收服的部落更多”
周邈不及開口,項籍又向韓信邀戰。
沒錯,在張良不插手出謀劃策的公平情況下,在之前的數十次小戰役中,韓信所率隊伍戰績更勝項籍的一籌。
韓信年齡小一歲,武力甚至不及一個尋常樓船士。而項籍之勇,已可力戰十名武士。
韓信嗤之以鼻“無聊。”
根本不接項籍的茬。
項籍被韓信不屑的態度一激,勝負欲反而更加爆棚
不過沒來得及糾纏,軍師一般存在的張良就當即打斷“驕兵必敗。”
張良“莫要因為之
前一帆風順的戰況,就輕視西甌主戰場。”
“之前的戰無不勝,是因為南越主力諸部早已望風而降,你們征戰所往,并無千人以上的大部落。”
“數百人的中型部落都少有,多是百來人、幾十人的小部落。探子一旦搜索定位,便上千兵力前往包圍征討。
以多勝少,又兼兵甲之利,戰無不勝有何驕傲”
“那是理所應當但凡輸一場,都是恥辱”
南方濕熱,周邈穿的短褐單衣,沒有寬袍廣袖遮掩。
就正大光明地向張良豎起大拇指
謀圣,說得好
看得一清二楚的韓信和項籍,也不敢反駁。
但韓信表示與項籍并非一路人,不在張良話里。
“智武侯言之有理。”
韓信進而分析,“西甌主力諸部聚集在郁水一帶,我們先前已經蠶食數個西甌小部落,有所交集后對其已有所了解。”
“它們與南越的部落并無多大不同,因此可以適度借鑒經驗。但西甌主力諸部多是大型部落,人數有上千者,宜當謹慎以待。”
“只因他們占據地利,想要在山地密林中征討圍剿,需得至少雙倍兵力,方才能確保必勝。”
即是說,至少兩千、最好五千的兵力,才能確保圍剿一個大部落時必勝。
但是,“若西甌諸部聯合迎擊,大秦兵力就還要再上翻數倍,才能以壓倒性局勢,以最小傷亡奪得必勝戰果。”
再上翻,那就是兩萬兵力全軍出擊了。
當然,如果不計較傷亡
項籍反駁韓信“必要的傷亡,總歸難以避免”
“說了多少次,要愛惜自己的兵”周邈隨即訓道。
韓信顯而易見,有仙使在,不可能不計較傷亡。
“一直以來,項小籍你們隊伍的傷亡,就比信崽隊伍的高一截。”
之前的小戰役里,傷亡也一直存在。但只要不是必死重傷,一支青霉素下去,杜絕感染,再好吃好喝養一樣,能挺過來的概率大大提高。
在數十次戰役之后,現在傷亡都不過百,也都被造冊記錄無誤,之后也能撫恤其家人。
而在這其中,項籍隊伍的傷亡是韓信他們的兩倍
項籍眼神漂移。
躲閃幾圈,最終承認錯誤“是,我知道錯了。”
“但我和韓信本就是不同的領兵風格。我也身先士卒,總是沖在最前面,比士兵更先面對危險。”
確實如此。
所以周邈只是無奈,卻無從生氣。
項籍和韓信,的確是兩種典型的不同風格的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