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巖他們是隨從、是護衛,在前開道、在后墊后,就不論了,可采葉又不是。
“一起走吧。”
已經禮讓推辭第二個回合,再在這路中央讓來讓去,就沒必要了。
“好。”采葉應道。
她也不是伺候周郎君的隸妾,即便他是她家大恩人,卻也不必卑躬屈膝。
不過采葉也沒當先一步走到前面去,村外的路不算太窄,二人并排也能行走。
就這樣,周邈和采葉并肩而行,散著步、吹著風,往咸陽城去了。
期間走過半程,周邈就坐上了馬車,方巖他們也騎上了馬。
當然采葉也被邀請,姐弟二人與周邈一道坐車趕路。
正午時分,周邈一行駛過護城河橋,城門站崗的兵士簡潔迅速地安檢后放行,隨后進入咸陽城。
因為一直和始皇陛下保持著通信,不時就能收到從咸陽城送來的書信、米面糧肉、瓜果菜蔬
除非走出門去,平時感覺都與曾經沒有任何不同,還只像是他在任務間隙,宅在六英宮里一般。
但細想來,他離開咸陽城竟已經整整一年。
這一年里,除了方巖他們幾個,他再沒見到過昔日熟人,也沒有見過始皇陛下了。
突如其來的離愁別緒,讓周邈一個激靈。
嗐看他這小矯情指指點點jg
周邈側頭:“我們先去章臺街高臺吧。”
來都來了,既然總歸要去一遭的,羞恥逃避無用,索性爽快直面
“好,先去登仙臺。”
“奉上供品,拜過仙使,再去咸陽市逛一圈。”采葉贊同道,并重申行程安排。
今天豐收節
,像亂石村的村人們一樣趕進城6,到登仙臺去朝拜的情況很普遍。很明顯的是從進城開始,街上幾乎就是摩肩接踵,只見人頭攢動。
甚至其中還有一身塵土,一眼看出是遠道而來的朝拜者。
周邈一行雖有車有馬、有帶刀隨從,但也如滴水入海,成為車水馬龍中的普通組成部分。
寬闊的章臺街,除道中的御道無人行駛外,兩側馬路和人行道那都真是川流不息啊
周邈這要是前面翻個車,后面立即就要堵車了吧
說法稍顯夸張,但確實熱鬧非凡,完全不遜色于上次歲首新年的熱鬧程度了。
周邈他們慢慢悠悠地行了一路,也看了一路。
每隔一段的公廁外皆有序排著隊,每個路口都有兵士站崗,所行街道亦是干凈整潔。
目之所見,熱鬧繁榮,又秩序井然。
“咸陽城,還是那個咸陽城啊。”周邈欣慰嘆息,隨即又自我否定“不,咸陽城變得更好了。”
大秦,也在走向更好的大秦啊。
“真好啊。”
采葉也贊同“對,真好。”
大櫸懵懵懂懂,也笑瞇瞇地學嘴“真好豐收節真好”
至于后來到達登仙臺前,被限流后下車又步行到臺下,然后供奉祭拜
周邈羞恥捂臉不必贅述了
一鍵快進跳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