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近去世的,是去歲老病而亡的李斯。
不過在嬴明點出這些個名額后,周邈已似有所悟。
因問道“智武侯張良、兵武侯韓信、勇武侯項籍等人呢”
周邈又補充了幾個人,就把尚在人世,卻又是始皇帝時期老臣權臣當年的知情者們,幾乎都涵蓋進去了。
之所以蕭何不在其中,是因為他在調任數次后,又再次身居右丞相要位,在二世皇帝嬴明不曾撤換前且也沒有這個趨勢,都沒空遠游。
至于來歷相似的呂娥姁、曹參、陳平等人,曹參秉持穩重,雖從杜縣升遷為朝官,卻不算是重臣寵臣。陳平等人大致也與曹參類
似。
而前者呂娥姁,嬴明繼位登基的第一次大朝會上,朝議其中一項便是任官,而左丞相之位在李斯去世后已空置許久,新皇任命的繼任者便是呂娥姁。
呂娥姁是新皇任命的左丞相,確是始皇帝一朝的老臣,然也是培養后留給二世皇帝的新臣。
聽清周邈詢問,嬴明為他邈叔父的偏愛而心暖。
雖有愛屋及烏、朝政大局加碼的緣故,但愿主動開口帶走三人,終是令人高興的。
語帶笑意道“智武侯足智多謀,朝中軍務戰事一貫需要他。”
“至于兵武侯和勇武侯,二人分則獨戰千里、合則天下無雙,又是年輕當打之年,大秦怎能缺了他們”
二十年過去,智武侯張良雖也邁入老年,卻正是愈發老成持重、智慧大成的年歲。
韓信和項籍雖曾為仙使座下童子,聲名鵲起之時為二十年前,卻是純正的大秦新生代武將,性情雖一個高傲、一個率性,但也忠誠無疑。
排除誰,也輪不到他們二人。
“哦哦。”周邈察覺到其中的彎彎繞有出身來歷的因素,卻又不全是,還夾雜其他因素,搞不懂。
不過聽聰明人的就好了
張良、韓信和項籍等人,朝廷離不開他們。
那相對應的,嬴明點出的王離、章邯、蒙恬和蒙毅,就顯得多余,需要始皇陛下帶走去旅游了
王離所在的王家,蒙武、蒙驁到蒙恬、蒙毅所在的蒙家,中生代武將的章邯,他們的時代已經落幕。
接下來是二世皇帝時代,自然有他的謀篇布局。
唉,時移世易,物是人非啊。
周邈心中胡亂感慨。
所幸之前那些故人,也都算善始善終,有一個好的結局。
沒有上演人心易變,君臣離心,諸如此類的難堪場景。
至于故人們的后代子孫,爵位、家產都繼承了,成器與否,那也是他們自身的造化了。
周邈最疼愛在意的后輩,膝下獨女算一個,侄兒嬴明算一個,其余故人的后代們,不違秦律、不違君心的前提下,遇見困難時順手幫一把就足夠了。
收到二世皇帝詢問的王離、章邯、蒙恬和蒙毅,第二日就趕到章臺宮。
“臣等此生有幸,愿陪陛下周游大秦”
言辭懇切,真情實感。
雖不知有無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說法,但道理通行。
他們這些老臣,為如今的大秦盛世也算是披肝瀝膽,付出過巨大心力,自然是珍惜勞動成果的。
他們又不打算造反,且祖孫兩任皇帝獎功罰過,是一脈相承的慷慨公正。
如今二世皇帝陛下要任用親信新臣,要他們讓道挪位,當然是識趣地順著臺階下來啊
“臨到老了,還能周游大秦,看看眼下的大秦河山,此生也算是圓滿了”
這不只是嬴政的想法,也是王離、章邯、蒙恬和蒙毅他們的心聲。
只是臨出發前幾日,又多出來一個伴駕老臣。
并非是因為礙著了新皇的施政策略,而是對方死乞白賴地,硬要加入
這人就是那個歷史上相傳活了一百零四歲,屁股很白bhi的張蒼。
張尋仙狂熱分子仙使狂信徒蒼不管功德圓滿飛升真相如何,他就知道這周邈,與仙使邈肉身一模一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