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很快就到了。
以前在京都,蘇家除夕這天,要跳儺舞、貼春聯、封井、放爆竹、吃年夜飯、守歲等等,隆重得不行,然而今年一家人被發配戍邊,顛沛流離,幸得遇上秋夢期,加上蘇韻的制鹽法,這才又從官奴遣犯回歸良民身份,可謂是一波三折險之又險。
歷此劫難,一家人也變得低調許多,連過除夕也不過只貼了副新聯,做了一桌年夜飯就過了。
跟著當地人的習俗,下午酉時就開始吃飯。
往年在京都因講究規矩還分桌而坐,如今一家十個人剛好湊成一桌。
桌上擺滿了各式佳肴,雞鴨海鮮,香氣四溢。
蘇學林和蘇二爺斟了點小酒,蘇長平作陪。
蘇二爺問道“大郎,聽說你們酒坊新釀了米酒,可還有存貨”
蘇長平搖了搖頭“眼下饑荒,糧食珍貴,長姐只讓購買了五百斤稍微試一下,釀出近四百斤米酒,一下全被搶光了,只留了幾十斤一直沒拿出來。”
蘇二爺滿眼殷切,他覺得蘇長平多少還是會拿有幾斤放家里。
蘇學林道“韻兒做得對,如今別的州郡百姓都吃不上飯了,就算有糧食也得囤積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哪里能舍得拿來釀酒,我看這甘蔗酒就不錯,口感甜潤,香味芬芳馥郁,好喝。”
蘇二爺忙道“大哥說的是,往年咱們喝的都是濁酒,如今有賴韻兒咱們能喝上這等烈酒已經是不易,哪敢奢求能喝米酒。”
蘇學林看了他一眼,敲打道“你如今走了商途,結交的都是商家巨賈,你可別把那些商賈的臭毛病帶回家。”
顧氏見他開始念經,沒好氣道“除夕團圓飯你也不消停一會兒,別忘了你現在穿的衣裳吃的美酒,可都是靠從商掙來的銀子,別擺著一副清高文人的樣子。”
蘇學林再次被老妻下面子,尷尬不已,但如今他在家中沒啥貢獻,更談不上什么地位,不好出聲反駁。
倒是蘇二爺忙替他解圍道“大哥說的也對,文人自當有文人的節氣,商賈也有商賈的原則,就算從商,咱蘇家人就算從商也要做那儒商。”
蘇學林滿意地點了點頭。
蘇二爺道“照我說,今年咱們家遭此劫難,而今能轉危為安,最大的功勞就是咱大姐兒,我提議,大家來敬韻兒一杯。”
眾人紛紛附和。
蘇韻擺手笑道“二叔說笑了,家里能好起來,都全賴一家人一起幫的忙,怎能只算我一人功勞,況且也幸好有秋大人做靠山,不然我再怎么有點子,也未必能有施展的機會。”
顧氏聽她提到秋夢期,忍不住掩嘴笑了。
蘇二爺忙道“秋大人對蘇家是有大恩,我等沒齒難忘,但大姐兒的功勞也是明明白白地擺在那兒,來,韻兒,二叔敬你一杯。”
蘇韻不好推辭,趕緊舉杯回應。
蘇長平和蘇卿琳也跟著舉杯敬長姐,蘇韻又灌下第二杯。
蘇卿萱見狀,生怕落后,也趕忙舉著手中的湯碗道“我也要敬長姐。”
顧氏見狀,忙道“哎喲我的小祖宗,你大姐已經喝了兩杯,這酒烈得很,再喝可就要醉了。”
蘇韻笑道“不打緊,喝了大郎和琳兒的,怎么能獨獨少了萱兒的一杯呢。”
蘇卿萱一聽,高高興興捧起自己的湯碗,和蘇韻的杯子輕輕碰在一起,一副豪氣萬千的模樣道“干了。”
眾人見狀,哈哈大笑,原本規規矩矩的氣氛終于變得歡快起來。
蘇長寧和蘇長越兄弟二人見堂哥一家都給大姐敬酒了,也不甘示弱,捧著杯子要給自家大姐敬酒,蘇韻來者不拒,幾杯酒下肚,一張俏臉也跟著變得紅撲撲的。
顧氏心疼道“我的兒,再喝可就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