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秋夢期和蘇韻便出發去了虎門跳。
負責虎門跳的兵器冶煉是一個叫做左大年的三十多歲的男人,原是和王三一起在封樂城東門守門的班頭,為人忠厚老實,和王三搭檔近七八年,后來被秋夢期提拔起來負責縣里面兵器庫的管理,再加上他小時候家里是打鐵的,熟悉打鐵一應流程,又當過小班頭,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于是就把他調到虎門跳全面負責兵器打造事宜。
前期打鐵場還沒建起來的時候,左大年就已經到虎門跳來督建場地,蘇韻也來過幾次,主要指導水車打造和工房設置,打算后期利用水車的水動力來帶動打鐵效率。
如今打鐵場建造完畢,隨著鐵礦石陸陸續續進場,鐵匠也紛紛就位。
等蘇韻和秋夢期到打鐵場的時候,眾人爭摩拳擦掌地等待著她二人下令開爐煉鐵。
其實在這之前,打鐵場在場地建設期間就已經陸陸續續地演練和試驗過多次,各環節都能正常運轉,今日來主要是把整個流程走順。
蘇韻在眾人期盼的目光中,宣布開爐。
隨著打鐵場的水閘被拉開,磅礴的水流涌入挖好的甬道,沖刷帶動著甬道內設置的水車,水輪子轉動起來,機關連接到機床上的大鐵錘。
咚咚咚
巨大的擺錘在水車的作用下,用力砸下來,將鐵板上黑漆漆的鐵礦石一錘一錘地錘碎,變成細碎的粉末。
緊接著,數百個火爐齊齊開火。
呼哧呼哧
上百臺鼓風機也跟著一開一合呼呼轉動起來,匠人們迅速將上一個環節捶打細碎的鐵礦粉末放到煉鐵爐子里進行燒制。
無需人力畜力,只需一人便可看管二十來個爐子,木炭在持續不斷的風力鼓吹下,燒得通紅,加上是特制的窯爐,爐子里的溫度一下子就沖上了上千度。
要不了多久,鐵末變成凝膠狀接近液體的狀態,被鐵匠們用鐵鉗子夾出來,放到“自動鐵錘”下邊,一下接一下地錘煉。
樁子不是人,不知疲倦地捶打著。
所有鐵匠都被眼前這些半自動化運作場面給震撼到了,窮鄉僻壤長大的他們,哪里見過這樣的大場面,說是鬼斧神工都不為過。
鼓風機呼哧地運作,宛如上百頭老牛齊齊低吼著,當大錘子齊齊落下,連地面都跟著震顫。
原本要十幾天才能打造出的一把絕世好刀,在這里只需一天的功夫就能完成了,更不用說柔韌性無可比擬,鋒利和堅硬程度更是登峰造極。
在不知疲倦的大鐵錘擊打之下,百煉成鋼并非一句玩笑話,如此一來,兵器的質量更不愁上不去。
有著數十年打鐵經驗的老鐵匠也只有贊嘆的份了。
“此乃天下之最啊,天下再也沒有哪個地方能打出這樣的好刀好劍。”
“倘若不是我們這些人親自參與建設,說是神仙之力我都信”
“一日能打造數百把刀劍,豈是人力能比得上的”
“秋大人和蘇姑娘當著乃天神下凡,否則怎么會有這樣的鬼斧神工,打造出如此震撼的工具。”
“神兵利器加持,所向披靡啊,秋大人這是要護著咱們老百姓走到底啊”
這些話,有些是實話,有些又帶著傳奇的色彩,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這些富有傳奇色彩的傳言不斷在民間流動著擴散著,秋夢期和蘇韻也不解釋,她們就是需要這樣的效果,讓百姓自發的和人為制造的輿論將她們塑造成為拯救蒼生的救世主,進而獲得更人的支持。
影七也跟著來了,既然是打造兵器,他最有發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