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你是說是怎么一回事了,這個律令對咱們小老百姓來說倒是好事,但世家地主怕是沒那么高興了。”
”
“你說的還真是,咱什么身份,要去操那份心,哎,我就是怕那些地主不愿意,對越王不滿。”
“西邊四郡那些土豪地主參與辛宰造反,全都被打壓,土地財產全被沒收了,他們是說不上什么話,但是東邊五郡或許會鬧得大一些。”
“鬧得大有什么用,秋郡守的兵馬都駐扎在各郡縣附近,就連咱們瀝州這兒,周邊都駐扎了一萬人,如今沒有打仗,多的是時間巡邏,誰敢鬧事,還不是第一個被收拾。”
“哎呀,聽說進軍營也有銀子拿的,一個月能拿五錢,軍隊里邊又包吃包住,可不比在外頭打零工差。”
“我聽說軍隊紀律可嚴格了,稍微不聽從命令,就要被打板子,勒令跑步訓練。”
“軍令如山,不聽從命令被體罰有啥好可憐的。”
“軍紀嚴明才好,不許入民宅,不許進商鋪,不許拿老百姓一針一線,能有這樣的軍隊保護,咱老百姓還怕什么。”
“這樣的軍隊才真正值得咱們老百姓愛戴,倘若是這樣的隊伍,我也愿意把我兒子送過去。”
“說來說去,還是秋大人和越王調教得好啊”
人們議論紛紛地,似乎也逐漸接受了當下形勢,但還是忍不住憂心忡忡著,萬一上面發現瀝州已經在神不知鬼不覺中被竊走了,不知道會有怎樣的后果。
與這些小老百姓不同,東五郡的一些士族鄉紳也在湊在一起竊竊私語。
“聽說了嗎,那個什么越王,要廢除賤籍了。”
“真是胡鬧,秋植剛把咱們一半的田給收上去,又搞這么一出,要是不買人,誰來伺候咱們吃飯睡覺,那么多地誰來耕種,真是越鬧也不像話了。”
“這越王到底是何方神圣,偏偏跟那個秋植一起和咱們這些大家族過不去,秋植上次削了咱們那么多還不過癮嗎”
“不成,照這么下去,我們劉家在瀝州算是廢了。”
“趕緊寫信告訴京都的那些人,把這事報上去,瀝州都被人占領了,圣上居然都還不知道這回事,簡直就是個天大的笑話。”
“我這就去寫信。”
“哎,三千里路,等到京都都不知道什么時候了。”
州衙內,蘇韻、秋夢期、張嫣、柳月如和張老正坐在一起,討論關于廢除賤和奴籍的可行性。
此時天下人口主要分為兩大類,良民和賤民,賤民主要分官賤民和私賤民。
官賤民包括官奴婢、官戶、雜驢、工樂及太常音聲人等;私賤民則包括私奴婢、部曲、客女、隨身等。
還有一種賤籍比較特殊就是衙役和差役,他們都算賤籍出身,其子女連考秀才的資格都沒有,要想借助科舉改變家族命運,就必須換個職業,成為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