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對于這些地主們來說,卻不是個好事情。
百姓要么自己有田有地,要么跑去參軍,他們家中成千上萬畝地由誰來種。
這日茶館里,一群鄉紳聚在一起,面色凝重。
為首的一人長嘆了一口氣道“原以為越王會直接讓軍隊逼著我們吐出土地,沒想到直接來這一招。”
“我們家兩萬畝地,往年幾千人在土地上忙活著,自家留了幾千畝,剩下的租出去,現在好了,百姓自己有田有地,也沒人來租地,廢除了賤籍,沒有奴仆給咱們賣命,請人也請不到,等春季到了,要是還找不到人來種地,這土地可就得荒廢了啊。”
土地一荒廢,官府就要收回去。
這是越王政府明確下的命令,土地是養活人民的基本,不能荒廢,有能力就種,沒能力種就得放棄,不能占著茅坑不拉屎。
“劉兄,不然咱們把地租降一降,老百姓嘗到了利好,自然還是愿意回來種地。”
“不知道張老板家的地租如今是怎么收的租,現在想降到多少”另一人問道。
那張老板支支吾吾道“原先和大家伙一樣,都是七三分,咱留七成,剩下三成留給佃戶。”
“老兄,七三分不成咯,百姓自家有田地,只需要交一成稅上去,若是自家田地夠吃,誰還來愿意給咱們種地掙那三成”
“七三不少了,往年還是八二呢。”
“七三你就別想了,我見茂林縣的許員外把地租降到了五五分成,也沒百姓愿意來,你猜那些人怎么說,說他們要是有這把子力氣還不如去投越王的軍營,好歹一個月也能有五個大錢的軍餉,就算不愿意去軍營,還可以去海貿那邊應聘當水手,眼下海貿風生水起,需要大批人,誰還愿意來看咱們的臉色。”
在座幾個老爺瞬間倒吸一口氣,一個看著一個愁眉苦臉。
“老兄,這可咋辦”
“不知道啊,這可愁死我了。”
“西門老兄,看著你一副怡然自得的樣子,莫非你已經有對策”
一旁那胖乎乎的中年人西門老兄被問道,呷了一口茶道“我確實是有條出路。”
“有何出路快說來聽聽”剩下幾人全部圍了上來。
“越王政府不是在大力支持從商搞經濟嘛,你們想想,以前哪個王朝不一個勁兒地打壓著不讓咱們老百姓走商,還把商戶劃分成了賤籍,還不是因為從商好掙錢,不給咱們掙這個錢的機會,可人越王不這樣做,倒是鼓勵百姓走商,咱們為何不趁著這個機會趕緊規劃,比起那一年產不了幾個錢的田地,做買賣來錢可要快多。”
西門老兄說著又道“如今海貿發達,不管是往北邊發扶余還是婁挹、高麗還是百濟新羅,抑或倭國,近的還有夷州和朱崖洲,聽說越王政府還籌備著要前往暹羅的船隊,我前日看了下發的公告,其中就有一條,可用土地和政府換取船艙位,
按次或年不等。”
“嘶還有這回事不過這能成嗎”
“這有何不成的,你們沒看到當時秋郡守的軍隊和辛宰的反軍對峙,秋郡守一方的坐騎體型健美肌肉發達,都是從扶余和婁挹給運過來的,這些馬匹就是越王拿珍珠綢緞和茶葉跟他們貿易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