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十,整個京都還沉浸在春節的氛圍中,各家檐下的燈籠也還沒卸下來,在風中搖晃。
皇宮里,上百名朝臣匍匐在大殿內外,高呼萬歲。
龍椅上的皇帝一副懨懨,強撐著坐直身子道“眾愛卿平身。”
朝臣稀稀拉拉起身,分列兩側。
若是以往,太監總管會按照慣例上前問一句“有事啟奏無事退朝”,不過今日皇帝沒有表示,而是懶懶地倚在龍椅上問道“永陵地宮最后階段的修整工作做到什么地步了”
工部侍郎趕緊上前道“啟奏皇上,如今就剩地宮內桌椅打磨和器件裝飾,已經快好了。”
“抓緊時間,朕要在本月見到它全部完工。”
“是”
侍郎聲音未落,就聽到宮廷之外傳來一陣密集的鼓聲,像是天邊炸開一片雷聲。
朝臣們茫然四顧,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
原本依在龍椅上的皇帝驀地覺得心跳加速,立即坐直身體厲聲問道“這是什么聲音”
眾朝臣很快就回過神來,紛紛驚呼出聲“是登聞鼓”
殿下的太子頓時眉頭一皺,沖著宮人喝道“還不去看看是誰如此大膽,膽敢亂碰登聞鼓,驚擾了父皇。”
登聞鼓自上上個朝代設立并流傳下來,焱律中更是規定,朝堂外設有登聞鼓,凡有擊鼓者,皇帝或官員必須具狀上奏,平反冤情。
只是敲鼓之前必須先挨三十板子,這一關很多人就過不了。再加上普通事件衙門就可解決,只有大事才會有人想著通過登聞鼓鬧到皇帝面前,而登聞鼓一響,那就意味著大事發生,沒有哪個皇帝會喜歡這種事,也沒有人愿意去觸碰皇帝的霉頭,以至于數十年過去,這個登聞鼓就一直沉寂在那兒沒有響起。
如今驟然響起,怎么不令皇帝心慌令群臣震驚。
宮人很快來報“回稟皇上,是禾家后人勛國公禾鴻業第七孫禾奇略在庭外擊鼓,口稱要為禾家當年叛國一案申冤。”
“什么”龍椅上面的皇帝猛然站了起來。
其他朝臣更是震驚地立在原地。
“禾家不是已經滿門抄斬了嗎,怎么還弄出個后人來”
“禾家當年叛國坑殺十萬將士一事已然證據確鑿,他還有什么冤可伸的,作為漏網之魚,倒是讓他多活了幾年,照我說應該抓起來立即執行死刑。”
可也有人持有不同觀點。
“當年我就覺得這事不對勁兒,勛國公忠君愛國眾所周知,他怎么會做出叛國舉動。”
“此事定有冤屈,且聽那禾奇略怎么說”
底下臣子議論紛紛,皇帝卻沉著一張臉盯著太子,暗中隱隱帶著怒氣。
太子自知事情嚴重,但眼下鼓聲已響,他也沒有辦法,只得咬著牙竭力忍耐,只想著看看眼下擊鼓的這個禾家后人到底是何方神圣,當初居然將他給漏掉,導致此人居然還能留著一條命
活到今日敲響庭外的登聞鼓
此時宮門之外,
上千名百姓集聚在鼓臺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