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蘇韻正下命瀝州各地普及教育,許正初貫徹上邊政策,第一時間就建設了學堂,這一舉動也成全了曹貞一顆好學向上的心。
再后來蘇韻在瀝州稱王,進一步加大教育進階工作,設置進步班以及各類培訓,聽聞這個消息的曹貞,帶著老母又趕往瀝州進修培訓。
瀝州的進修培訓是免費的,并且包吃住,曹貞在當時就享受了這一利好,平日再找零工打工養活老母親,因她識字,找工作并不難,就這樣好幾年一邊打工一邊學習。
讓她欣喜若狂的是,越國開放科舉,不論男女,皆可參加考試。
就這樣,她成了越國的第一批女秀才,甚至是女舉人。
再后來蘇韻定都薊城,她又帶著母親進京趕考,中了進士,經吏部安排,分到京畿廣陽郡的平谷縣任職,上任的時候,正好年滿二十歲。
鑒于自小的經歷,曹家母女對土地的了解可謂是如數家珍。
小的時候租種地主家的地,因為家貧,也不敢租多,于是曹貞便和母親根據作物的播種季節和特征,春種麥子秋種豆子,等麥子要成熟的時候就種豆子,或者根據高矮不同隔著種,沒想到利用這個方法還真的管用,家里的收成比往年要好,不僅如此,她還發現,如此栽培,土壤竟變得比以前更好。
于是上任之后,就專門留了二十畝的官地進行試驗。
隨著這幾年海貿發展,西洋的新作物也陸續被帶到越國,曹貞便弄了些種子進行實驗,玉米土豆棉花套種的試驗初見成效,讓她信心滿滿,下面的官員讓她即刻上報,她報上去了,但郡守說已經有其他地方研究出了套種方法,不能算在她的政績里面。
曹貞心里遺憾,但也沒有辦法,不過最近她又有了新的發現,將冬綠肥提前套種在山芋、棉花等晚熟作物之間,翌年春,玉米采取大小行種植,把玉米套種在冬綠肥行間,春季,當冬綠肥草的產量最高時,翻窖入土作肥料,若是能成,比先前的模式又更上一層樓。
只是如今玉米和土豆剛剛引入,多數種子在商人手里,朝廷也有,但數量也不多,分發到各地就不剩多少,她一個小小的平谷縣縣令,想要拿到這些珍貴的種子更是難上加難。
也只能犯愁,耐心等待其他地方產量多了能調劑一些給平谷,但她也知道,也得要三四年甚至更久之后。
一日,她從薊城前往平谷縣路上半路歇息
,卻看到了令她心痛的一幕。
一個小公子哥,手里正拿著碩大的土豆在啃食,這可把她心疼懷了,這么大個土豆,就算是切塊種植都能種上好幾株,可這人手里拿著三四個烤土豆,吃得津津有味。
蘇長越這幾日是回了郊區的莊子幫父親下地干活,家里收了好些土豆,父親要將一部分送去宮里給長姐,還要打點一些親戚朋友,剩下的就留給自己吃。
今日出來干活,母親特意給他烤了幾個土豆,這會兒忙了一上午,就在路邊坐著吃午飯。
還別說,這土豆吃起來粉糯飽腹,可比其他的食物強太多了。
吃到一半,卻發現路過歇息的一女子正緊緊盯著他,正確地說,是盯著他手里的烤土豆。
女子二十來歲,容貌不算特別出彩,但姿態卓然,看上去倒像個女書生,負手而立,頗有些自家長姐的氣質。
蘇長越見她頻頻望過來的眼神,只當她是餓了,饞著自己手里的食物,隨即就遞了兩個個給她。
女子沒有扭捏就接過了,向他道謝過后也坐在一旁大快朵頤。
吃得一個香噴,像是幾輩子沒有吃過飯似的。
蘇長越上下打量了她一番,衣衫整潔,雖然洗得發白發舊,但也沒有補丁,再看著她是坐著馬車的,似乎也不是什么落魄之人,不禁奇怪此人為何一副饑餓的樣子。
連皮都不舍得剝掉。
沒想到女子吃完那兩個土豆,又轉過頭來,看著他手里剩下的半個。
蘇長越趕緊將那半個藏到身后,道“大姐,這個可是我的午飯,我咬過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