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蘇韻登基以來,國力空前強盛,若是以往鮮卑絕對不會任其做大,只是近十年來,鮮卑內部幾股勢力內斗嚴重,根本無暇顧及南邊,使得越國平穩度過了發育前期。
然而還有個小國羌胡卻偏偏不信這個邪,聽說越國是個女子登基稱帝,恥笑越國無人,頻頻挑釁越國涼州雍州北邊邊界。
在龜茲一帶的羌胡主要是義渠族,早在周朝時候效忠周天子,西周滅亡之后宣布脫離周王室。至秦朝,秦宣太后羋月斬殺義渠王,之后秦滅義渠,大一統。
而在漢朝時匈奴崛起后,這一帶又變成了匈奴的附庸,羌胡就和漢開始了長達百年的羌漢戰爭。
時至現在依舊爭端不斷,羌胡人頻頻南下騷擾邊界百姓,燒殺擄掠搶完就跑,實屬可惡,且令人頭疼。
聽到羌胡又騷擾邊界的消息,蘇韻看著越國地圖上北邊凹下來的一大塊,皺了皺眉頭,怎么看怎么刺眼。
王三怎會不知道她的心思,趁機道“陛下,那么大塊補丁,看著礙眼,不然就把這塊補丁去了吧。”
蘇韻點了點頭“如此小國,無視我大越天威,頻頻騷擾,戍邊百姓苦不堪言,這塊地自先秦時候就已經歸入我華夏,該教訓教訓這個逆子了。”
很快,王三便率三十萬兵馬抵達雍州定安郡,西與鎮守涼州的劉二虎匯合,東與并州的許牧通形成橫向聯合,對羌胡形成東、南兩面的對峙之勢。
一下來這么多人,羌胡多少還是有些緊張,但經過上百年與漢的戰爭,覺得南邊的漢人也不過如此,叫囂著要以羌胡一族之力拖垮整個大越。
王三素來人狠話不多,這些年來浸淫兵書,又經歷了那么多場大大小小的戰役,早已不再是曾經封樂縣城里的那位小小酷吏,而是一名號令數十萬大軍的大元帥。
比起蠻干,他更注重謀略,而且招招狠辣,皆是出其不意,直接將羌胡打了個措手不及。
這些野蠻的羌人什么時候遇到過這種陰柔的戰術,一時間節節敗退,不到半年,就搖著小白旗要投降,說愿意把部族首領最疼愛的兒子送到越國給女帝填充后宮。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秋夢期在大早朝上直接開罵,道“這蠻物想得可真美。”
金鑾殿上高高在上的女帝,正值二十六七歲的芳華,美得不可方物,羌胡送男人過來,這是投降呢還是占人便宜,這不是欺人太甚嗎。
可偏偏有些不長眼的還站出來道“陛下,也是時候填充后宮了,這些年來陛下和皇夫子嗣艱難”
說著看到秋夢期瞪著他,趕緊低下頭,道“天子三宮六院本就是天經地義,還望皇夫莫要生出妒心,失了體面。”
還真的有四五個人跟著附議。
張嫣趕忙上前道“陛下,羌胡一族為禍我越國北邊已久,本朝之前也不是沒有打贏過他們,可對方一輸就投降,送一兩個美人過來和親就完事,打贏了就要求南邊政權又是送美人又是納貢,如此反反復
復煩不勝煩,戍邊百姓苦不堪言,前朝更是共有三位公主被送入羌胡和親,首領死了又伺候其兄弟或兒子,不勝凄苦,悲哀至極,這簡直是我漢人的奇恥大辱。”
“臣認為,是時候做一個了結,該把這個毒瘤給摘了。”
先前建議接受投降的大臣忙道“如今好不容易才穩定下來,百姓安居樂業,再繼續窮兵黷武,會導致邊關連年征戰百姓流離失所,更甚者牽連到漢中地段,倒不如以和為貴,多收一些納貢,也免了將士血灑邊關的下場。”
一向很少在朝堂上出聲的柳月如駁道“南邊的百姓倒是安居樂業了,邊疆的百姓流離失所誰來管,你來管嗎”
那大臣連續兩次被駁,也隱隱有些不悅“國家要長治久安,自然要犧牲一部分人,邊疆百姓也算是死得其所,不然該死的就是這些搏命的將士們。”
柳月如冷笑道“將士職責就是保家衛國,照你這么說,倒變成了邊關老百姓來守護咱們的幾十萬將士咯”
該大臣頓時啞口無言。
秋夢期道“將士們等著機會賺點軍功升官發財,你卻想著將戍邊百姓退出去當人肉墊子,或許郝侍郎想帶著全家遷去戍邊體驗一下那里老百姓的生活,給內地的百姓守一守邊關,如此也好凸顯郝侍郎的深明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