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高位的完全世襲階層,劉啟選擇任用酷吏進行打擊。司馬遷在史記中認為,漢初諸徹侯階層“子孫驕逸”,到了最后竟然只有五家成功得以保全,其余全部因為犯罪殞命而耗盡了。
他將這個過程看得很漫長,放在了劉邦死后到武帝太初年的百年之間,但是我們仔細地分階段考察一下這些徹侯殞命的時機
呂惠加起來在位十五年,以罪除國十次,平均每年067次;文帝在位二十三年,以罪除國十四次,平均每年061次。武帝已經以削藩而聞名了,結果建元到元豐六年的時候在位三十六年,以罪除國不過四十三次,平均每年119次。
劉邦在看到那個三十六年之后終于忍不住老淚縱橫好啊,真不愧是他的好圣曾孫
這個歲數才看起來比較像他啊哪像劉恒和劉啟這倆小子,一個個連乃公登基的歲數都沒活到
等會,他突然算了一下。劉啟三十八的時候徹兒才七歲,劉啟是四十八去的
徹兒是十七歲登的基那在位三十六年
他突然又眼前一黑。
大寶貝啊,你最好這三十六年不是全部在位時期
不然乃公受不了這打擊啊
而劉啟在位不過十六年,以罪除國就多達三十五次,以平均每年219次的成績在老劉家排行榜上一騎絕塵,甚至超過了兒子一個單位級。
并且其中大多數都是輕罪重罰,其活用酷吏的手腕,只能說果然是武帝的親爹,父子倆簡直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
真不愧是憑本事掙來一個布義行剛謚號的您啊,景門
劉恒看著那個在位十六年,再想到之前在天幕上看見的,面色蒼白滿是病色的兒子,感覺心里一陣不知該怎么說的滋味。
難受嗎怎么會不難受呢
眼下小小一只,但也身體結實,健康活潑到甚至讓他開始剛抱起來的時候,都覺得這孩子實心地墜手。
又打小聰明機靈,雖然天幕一直覺得他對劉啟沒什么特別的寵愛,可是人對于自家聰明伶俐的親生孩子,又有誰能不心生幾分喜愛的呢
而這樣的孩子,就那樣,在一個現在看來都得說上一句不過而立的年紀安安靜靜地躺在床上,因為病重而甚至冥冥生出了自己將要離世的悲觀之意。
當父親的看了這樣的場面,怎么會不跟著心痛呢
還好兒媳婦比兒子聰明,劉恒心下不由戚戚,把這傻兒子好歹氣清醒了,多活了十年。
可是細細想了想自己病逝的歲數,他又忍不住郁悶。
他甚至比這傻兒子活的還短啊,在這擔心什么兒子呢
先打算打算自己吧
而對于非完全世襲階層,劉啟選擇濫賜爵位的方式予以打擊。
這些階層包括第一級爵公士到第十八級爵大庶長,而以二年律令置后律,這些爵位的獲得者在經過一次傳承之后,都會降低至第八級爵位公乘以下,且不能通過賜爵方式進一步提高。
而景帝在位時期卻總計連續賜爵八次,除了兩次是賜給“后父者”的,其余都是給全民的。
這就使得全國出現了大量低爵位擁有者,非完全世襲階層的軍功集團因此失去了特權地位,與普通平民無異。